分享到: | 更多 |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一伟大进程,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社会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社会学是开放时代、变革时代的产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回应时代和社会的重大关切,是中国社会学人的历史担当。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大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世界公认的具有奠基地位的社会学大家,其思想直接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对社会学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巨大影响力,不少社会学流派和社会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进步理论、阶级阶层分析理论、社会矛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等,对革命实践和现代化建设都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社会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宝藏进行挖掘和提炼,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坚持以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问题导向”是中国特色社会学最鲜明的风格。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我国社会学在重建伊始,就以国情研究和解决重大发展问题为使命。当今世界,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社会学能够像我国社会学这样,把研究主题与本国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研究成果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特色社会学要聚焦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满足发展实践的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从费孝通到陆学艺,都把“志在富民”作为研究宗旨,特别注重研究和思考如何让广大农民普遍富裕起来。费孝通曾经感言:“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类中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安全和繁荣,为了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科学才会在人类的历史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社会学研究要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如果脱离人民、远离人民,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学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加强社会关怀,坚持志在富民的初心,建设“为人民”的社会学。
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注重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后,社会学恢复重建。30多年来,我国社会学进行了许多大规模的持续跟踪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经验材料,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中独树一帜。杜绝空谈、立论有根据、结论有经验材料支撑,也成为我国社会学鲜明的学术品格。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把深入调查、问题导向、理论和方法创新结合起来,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矛盾、问题和挑战,努力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形成有效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理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重要议题
中国特色社会学扎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中国特色不仅体现在社会学所坚持的重大原则上,还体现在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就要深入研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社会结构转型、创新社会治理等重要议题。事实上,这些议题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学需要面对和解答的,也是国际社会学界普遍关注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扎实行进,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也会在很多方面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必须看到,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面临的一个难关仍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如经济社会结构具有较大弹性、区域发展形成“雁阵式”梯度格局、人力资本增长潜力巨大、未来发展还有广阔空间等。但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毕竟一个世纪以来从世界边缘进入中心的大国十分罕见,我国的现代化还有艰难的路要走。因此,我国社会学者要理性、冷静、全面、准确地研判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总逻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社会学理论支撑。
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我国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以工业化、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研究新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劳动力供求关系、职业结构变动、收入分配格局、人口老龄化进程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转折点,预示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社会学者要深入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密切关注新常态下社会结构转型的新特征,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规则性的东西,创新社会结构转型理论。
发展和完善“新社会动力学”,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指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不仅包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社会学用创新精神、社会流动频率、结构变化弹性等概念或指标来描述社会动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持续推动发展的社会动力和创新能力。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创新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已经成为持续发展的命脉。然而,迄今为止,社会科学对创新能力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我国社会学者应当跟上时代步伐,从“社会动力”问题入手,展开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系统研究,形成对“社会动力”和“创新驱动”的分析和解释体系,努力形成一门“新社会动力学”。
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即从单一的政府治理向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多元治理转变。如何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是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核心议题。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我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强调要形成政府、社会、市场的治理合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在这些方面,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比如,如何发挥好工青妇等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如何做好新社会阶层、新社会群体的工作,最广泛地团结人民群众;如何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家园等,都需要社会学者贡献思想和智慧。
加强社会心态研究,回应人民群众期盼。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代际观念也出现了明显差异;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极大丰富了人们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也改变了社会舆论形成的规则。我国社会学擅长基于经验材料的事实分析,但对社会心态的研究不够深入。新形势下,要注重研究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变化、心理预期和精神需求,注重研究社会认同、社会情绪、满意度、公平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等,注重研究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心态特征。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促进形成理性平和、包容开放、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避免出现各种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绑架民意的问题。
加强大数据分析,创新社会学研究方法。随着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信息的获取方式、积累方式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形成了整体的、综合的、不规则的、不同于一般抽样统计数据的大数据。这为社会学研究与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和丰富宝藏,很有可能改变社会学的学科面貌和应用前景。我国社会学者要抓住这个研究方法的前沿问题,大力推进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本路径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秉持经世致用的传统,始终紧密联系现实、直面新形势新问题,特别是要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这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社会治理、社会安全等众多社会学研究领域,不但向社会学提出了重要研究任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抓住这一新机遇,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步伐。
加强社会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建立既符合现实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又涵盖社会管理学、社会政策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以及其他各分支社会学的大社会学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发展与教材体系发展密不可分。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发展就没有后劲。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30多年来,积极译介国外社会学重要著述,组织力量编写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大量社会学著作、教材,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教材和论著。但总体而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精品经典教材还比较少。这是我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短板。因此,应编写和推出一批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巨大变化、充分反映30多年来我国社会学优秀研究成果、充分反映国际社会学最新发展趋势的优秀教材,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社会学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加强队伍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促进社会学学科发展,关键是要汇聚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我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较强实力的研究队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教学者、工作者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他们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丰富的社会调查经验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社会学学科的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人才队伍建设依然面临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学科领军人物新老交替断档、急需发展领域人才匮乏、促进新生代成长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继续加强社会学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培养、集聚一批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学科人才体系。
加强社会学的学风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风建设是重要保障。我国社会学界有着良好的科研学风传统,老一代社会学家树立了注重社会调查的优良学风,社会学界要保持和发扬光大这个传统。目前,社会学界也存在一些学风问题:中长期重大问题的研究较少,短平快的研究较多;有理论建树的少,纯观点炒作的多;打基础、利长远的知识积累少,赶时髦的时兴之作多;真正能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课题研究少,低水平重复的多;科研成果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社会学学风建设力度。社会学者应当有“独上高楼”的勇气、“回头蓦见”的功夫和“终不悔”的决心,耐得住“望尽天涯路”的寂寞,同时能够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为人民”的大学问、真学问。
加强社会学“走出去”步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必须推动我国社会学走出国门、与世界对话。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社会学产生国际影响迎来良好契机。我国社会学者有责任向世界解读中国社会的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为此,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外文学术文章、牵头组织国际研究项目;鼓励学术机构建立海外调研基地和研究中心,鼓励研究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鼓励兴建外文学术网站和办好外文学术期刊,积极向国外推介我国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思想动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学。
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我国的本土文化、本土学术、本土概念在表达和理解我国鲜活的社会实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奠定了我国社会学的基本取向和精神气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对其加以系统整理、挖掘和诠释;同时还要秉持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创造出适合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学还要具有强烈的“主体性格”,一定要“根植于中国土壤之中”,以研究解决中国问题为主攻方向,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案。
充分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持续加强对“中国经验”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开放包容之路,是推动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经验”将会改变和修正西方现代化逻辑,并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中国特色社会学应勇立时代潮头、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在“中国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优秀成果。
充分体现包容性、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学应广泛吸收全人类关于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知识财富。一方面,应系统全面地了解国际社会学发展的各种趋势,把握国际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善于理解和辨析各种理论学派观察社会现实的视角和方法,及时翻译和介绍国外社会学著作,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学界共同的知识积累过程。另一方面,应深入挖掘本土以“群学”为特征的学术资源,展开规范的经验研究,作出新的理论提炼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加强交流对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为世界社会学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2016-05-19 |
把握正确思路 坚定文化自信 | 2016-05-19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2016-05-19 |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 | 2016-05-19 |
强化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性 | 2016-05-19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加快构建中国... | 2016-05-19 |
让哲学社会科学焕发时代光彩 | 2016-05-19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 2016-05-19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原则 | 2016-05-19 |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路径 | 2016-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