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让天更蓝水更清成为龙江金字招牌
——十六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m.auribault.com 2016-07-04 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调研和3月7日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非常关注我省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使黑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对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也让我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走绿色发展之路,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全局出发,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我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大湿地,这是大自然恩赐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后发展的重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省振兴发展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更是最大的发展潜力。保护好、利用好这片青山绿水,突出发挥龙江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加快绿色发展,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我们就有了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资本和底气。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推动绿色发展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会走出一条生态优势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产业富省惠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处理好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好绿水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保护好生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务复杂而艰巨。要用系统的思维和方式,统筹考虑生产、生活和资源环境需求,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措施,协调推进治水、净气、降噪、还绿、护田工程。要保护好大小兴安岭等重点林区,保护好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的重点湿地,保护好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龙江黑土地。国家已提出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尽管还处于倡导、研究阶段。但是,作为生态大省的黑龙江,完全可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率先作出探索和尝试。

  保护优先,并不是不要发展。在保护中发展,就是要突出绿色生态这块金字招牌,招商引资上项目求发展,要把着力点放在绿色生态产业上,放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从我省看,围绕生态休闲、健康养老、旅游度假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我们能走的路子很多。但一定要研究好市场,坚持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如,可以利用冰天雪地资源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可以挖掘江河、湖泊、湿地等生态优势发展湿地湖泊经济,可以依托森林多元化发展林菌、林果、花卉苗木、林中养殖、林中药材等林中经济。这些都要统筹谋划综合推进,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人民群众对蓝天、青山、绿水的需求更为迫切。生态的破坏,不是一日之事,生态的保护,也不是一日之功。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要保持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美丽的青山绿水,为龙江振兴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动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