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广东可重点发展三大类产业-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访谈

疫情之下广东可重点发展三大类产业

赵 鑫
2020-06-09 10:53:2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提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在供应链体系、产业配套能力、人力资本积累、基础设施系统等方面积累了巨大优势,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战略新兴产业都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键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为压舱石、以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新动能的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发生改变。当然,也要高度重视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做好外部需求下降、供应链重塑等方面的长期准备。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蔡卫星。

  有人说,广东经济是全国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如果从经济敏感程度角度加以解读,这意味着广东经济能够灵敏地反映内外部形势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影响因素也最有可能在广东表现出“放大效应”。相应的,广东经济在内外部形势变化下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我国经济的总体特征,也最有可能体现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和激烈程度,更重要的是,广东的应对举措,通常起着为全国先行探路的作用,为更大范围内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广东自然无法避免。此时广东的情况就像宏观经济的一面“镜子”,在省级层面剖开了一道观察总体经济运行的切口,分析疫情之下广东经济的表现对理解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特征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广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内生动力因素亟待提挡升级,面对不可预知的外生变量——疫情的影响,广东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陡增。疫情之下广东经济的基本面改变了吗?广东应该如何应对?产业该怎样调整?作为制造业大省,企业的“突围”之策又在哪?带着这些问题,深圳特区报专访了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蔡卫星,他对此进行了解读。

  一、疫情冲击在整体上是阶段性的

  4月份,广东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22518.67亿元,同比下降6.7%。这是1992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季度核算以来,广东经济增速出现的首个负增长,也是历史的低点。

  对此,蔡卫星的理解是,这次疫情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作为全国流动人口大省,广东疫情防控压力尤为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在短期内会出现经济负增长。

  但是,从整体上看,疫情冲击是阶段性的。一方面,从一季度内部走势来看,尽管整体出现负增长,但是从主要指标变化的趋势来看,一季度实际上呈现一个明显的U型复苏态势,影响主要在二月份,三月份已经出现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根据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开发的地方经济金融活动监测平台高频实时数据来看,广东市场主体活力正在快速恢复,四月份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和新增在线招聘岗位数量都超过20万个,这两项指标已经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此外,根据企业工商注销的监测数据,2020年1-4月广东市场主体注销数量相对于2019年同期甚至更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东企业生存情况在整体上还是不错的。基于上述数据,预计广东经济在二季度大概率会实现恢复性增长。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在供应链体系、产业配套能力、人力资本积累、基础设施系统等方面积累了巨大优势,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战略新兴产业都在全球产业版图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键位置。蔡卫星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家电等传统制造业为压舱石、以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新动能的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不会因为疫情冲击而发生改变。当然,也要高度重视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做好外部需求下降、供应链重塑等方面的长期准备。

  二、广东未来可以重点发展三大类产业

  不久前,法国《回声报》网站发表题为《疫情结束后可以期待出现什么样的经济复苏》,它提醒我们,与其任由悲观情绪蔓延,还不如寻找 “危”中之“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的,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蔡卫星分析,根据一季度经济数据,与生产总值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1%,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提高1.0个和0.8个百分点。其中,部分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4.7%,计算机工作站产量增长22.5%,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均增长4.6%。

  “在这次疫情冲击下,广东不少制造业逆势成长,成为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一抹亮色。”正如蔡卫星所讲的,我们要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产业发展,尤其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要高度关注制造业的新机遇,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发展有潜力的优势产业。在他看来,广东未来可以重点发展三大类产业。

  第一类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数字基础设备,数字经济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彻底改变了人类不少生产和生活方式,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对数字经济的投入还将持续增加,从而带来对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数字基础设备的需求。

  第二类是与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相关的医药产品和医疗设备,疫情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健康,例如此次疫情中呼吸机、ECMO等医疗设备需求不断加大。

  第三类是人工智能制造设备,例如工业机器人等,疫情中主要是减少人群聚集风险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智能制造设备对于应对人工成本上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制造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同样无可替代。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