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让职业教育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20-06-09 09:30:50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者按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阔步前行。2019年,已有15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更名为大学的同时,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作用等问题形成清晰认识并取得共识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既是举办职业教育的初心,也是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律,更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需要把握准的逻辑起点。

  相比较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在我国历史较短,理论研究有待深化、实践探索有待丰富。在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今天,对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作用等问题形成清晰认识并取得共识至关重要。

  1.职业教育的内涵

  从我国的实践探索来看,职业教育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层级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之后,通过“三改一补”措施(对现有高等专科学校、短期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改办补充进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层次)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这一制度的设计表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层级上已从原来的中等、大专两个层次向上延伸至本科、研究生层次。尽管对后两个层次是否是职业教育,业界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探索一直未停。2019年全国已有15所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更名为大学的同时,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对职业教育内涵,我们可作如下理解:

  丰富性。职业教育既有狭义的概念,也有广义的概念;既有学历的,也有非学历的;既有正规的,也有非正规的;既有学校实施的,也有社会实施的;既可以是某类职业的,也可以是特定岗位的;既有知识的教育,更有技术技能的培训;既可以是职前的,也可以是职后的。

  开放性。培养(培训)对象的开放:既可以是在校的学生,也可以是非在校的其他从业人员;既可以是在岗人员,也可以不是在岗人员,甚至是退休人员。办学形式的开放:既需要在学校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也需要在生产、管理、一线企业接受培训。培训内容的开放:既可以是专业或专门的知识、技能,也包括生活的知识、技能。因此,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融合性。从教育内部来看,职业教育要强化与基础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一部分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完成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要反哺基础教育,通过为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创造条件等形式,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职业意识。同时,还要加强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为学生接受更高一级的技术技能打下文化与技术的基础。从教育外部来看,职业教育要强化与行业、企业、用人市场以及社会的融合,树立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想。

  发展性。职业教育首先表现为一种就业教育,但不是“断头”教育。从广义的职业教育来看,其内涵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势必还要将生活、生存技能教育等纳入其中。同时,其层级也应不断提高。

  2.职业教育的特征

  概括起来,职业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办学模式的“双主体”。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和培训,需要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广受推崇的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其核心是受培训者每周在企业3~4天,作为学徒接受实践培训;在职业学校1~2天,作为学生接受理论教育。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大力提倡校企合作,教育部开展的现代学徒制、人社部开展的新型学徒制,以及教育部建立的“行指委”等,都是对这一办学模式的探索。

  培养要求的“双目标”。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要掌握该学历层次应具备的技术技能。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教学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强调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实际综合能力(包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等技术技能),同时强调学生掌握与运用这种技能所必备的知识与态度。

  人才规格的“双证书”。是指职业教育学生毕业时既取得学历证书,又获得与本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1+X”证书制度,其目的就是在学历证书取得社会认可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劳动力市场对学生技能的认可,从而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服务面向的“双功能”。职业学校既要举办学历教育,也要开展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教育等)。

  师资队伍的“双技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强调它的实践性和岗位能力,因此,教师既应具备相关专业(工种)的理论教学水平,又要具备相关行业、专业、工种、岗位的实践教学及其指导能力。以瑞士钟表师职业为例,学生每周一天在学校学习关于材料、机械原理、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其余时间都在钟表企业跟随师傅实践操作,师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是基于职业教育这一特征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1 2 3 共3页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法律与制度供给保障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

    就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林嘉。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