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工运理论动态-正文
唤醒“工匠精神”
杨璐羽
//m.auribault.com 2016-07-25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随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与品牌效应已成为我国主流消费理念,今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开出了一剂良方,意义重大。

  工匠精神是人类千百万年积累下来的一种精神文化。所以所谓工匠精神,其精髓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在德国,两只同样大小样式的旅行箱,前者因为具有数字化开箱技术其售价是后者一只普通旅行箱售价的37倍,这是德国多年来秉持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是工匠精神对经济推动的具体证明。但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企业却普遍缺乏这种精神,全社会还未形成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需要被唤醒。

  工匠精神代表一国的工业文明程度,关乎一个民族的尊严、生存与发展。我们缺乏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企业一味追求生产速度,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充当世界代工厂;而教育方面,绝大多数家长、学校、用工单位仍然“惟分数论”,造成很多学生重文化课的学习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太认同职业教育和工匠身份,缺乏成为一名工匠的志向。

  工匠精神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功,唤醒工匠精神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通力配合。在工匠培养方面,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扶持,提升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使技术工人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不断前进的目标动力;在产品准入门槛、生产质量监管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在高中阶段实行教育结构调整,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高考志愿分流,积极鼓励学生报考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工匠生力军的广大学生群体,应当看清每年七百多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和社会紧缺高技能人才的现实,立志成为一名高技能人才。

  在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无效供给之时,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的法宝,愿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唤醒“工匠精神”。(作者单位: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