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网络时代的文化新象③
“网红”为什么这样红
——关于网红文化的讨论
//m.auribault.com 2016-08-18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社会活力的体现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出现的网红,其历史虽不算长(十年左右),但从传播学、经济学等角度对其产生背景、方式、发展史、前景等的研究却不可谓不及时。

  这显然和它背后的产业关联有关。从当年较单纯地靠图文传播自我炒作式的怪诞言辞和形象出位,到今天追求较高品质的原创才智+商业包装而出名,可以看出,网红的产业化经历了“无心插柳”到“有心栽花”的过程,其发展程度也在不断成熟。

  这种产业化关联,不应成为我们站在一个精英化立场对网红加以排斥的理由。因为,首先,它的出现和流行确实能展现时代的多元、宽容和进步——至少它是一种社会活力的体现。其次,在导致网红出现的诸多因素中,大众的趣味至关重要,这种趣味虽然多是官能化和情绪化的,但它却是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一种反映,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对社会情绪的调剂和疏导作用——这一点在时下流行的那种刻意走草根路线、动辄吐槽自黑的新一代网红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更重要的是,网红作为互联网技术持续进步的一个衍生物、对相关受众人群心理期待的一种迎合与满足,其出现和流行暗含着时代发展的必然。

  当然,作为以博取注意力为基本目标的消费文化的产物,网红难免会存在自身素质、生存环境和机制等方面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和处理好两个方面:

  一是大众文化和经典文化的关系。网红属大众文化范畴,大众文化自有其特点、功能和价值,这就需要探索和遵循新型互联网传播技术下大众文化的发展规律,宜以传统经典文化熏陶引导,而不宜生硬要求。二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主要涉及网红和网红产业自身。加强行业监管、提高行业自律在此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不过,提高受众素质,增强其辨别力、批判力,发挥其选择和淘汰功能,可能更是治本之策。

  总之,借助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传播技术,网红产业的发展势头、对传统观念和产业的冲击有目共睹。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活力与风险并存,对监管者、从业者乃至受众而言,所考验的是他们的胸怀、胆识、智慧与理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勇)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