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包拯的廉政清风
查旭
//m.auribault.com 2016-07-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更多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安徽合肥)人。他为官清廉,执法如山,亲民爱国,视贪如仇,刚正不阿,千百年来被后世称颂。他是我国古代廉政文化思想的杰出代表,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爱国亲民是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之精髓。“民为邦本,本固安宁”。包拯视民众为国家的基础,基础稳则根基牢,根基牢则国安定。他要求执政者要体察民力,体恤民情。提出“薄赋敛,宽力役,救荒馑,三者不失”的主张,无不体现他亲民爱国的情怀。

  清心直道是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之精神内核。“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纵观包拯一生,始终保持“清心”、“直道”本色。包公流传后人多少故事、佳话大都是以俭廉为主题,包公一生也是勤政廉政的一生。俭以养廉,俭为廉之根,廉为俭之果,俭生廉,廉生威。

  秉公执法是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之根本。秉公执法是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的核心,包拯说过“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认为治国之要,莫大于法,重法之关键在于执法,执法之关键在于公正。他主张以法惩贪,成为其廉政文化思想主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效应。

  廉政文化思想必须深入每一个公民。包拯的清正廉洁的家风,刚正不阿的个性,铁面无私的品格,以民为本的思想,勤政廉政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只有形成真正的廉政文化氛围,才能形成廉政文化行动的自觉,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廉政文化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真正价值不在于扶持北宋王朝,而在于鲜明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由这种爱国情怀升腾起来的崇高精神,便会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品格,深根于中华土壤,有着无穷的力量。

  廉政文化思想要培植于每个公仆的从政理念之中。包拯的廉政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从政理念和政德思想,孕育了无数好官勤吏,他所体现的清风正气、修身文化和政德思想,依然流淌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血液里,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拯廉政文化思想对我们当代有重大现实意义。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的人民公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