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如何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建设质量强国?记者专访了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耿强教授。
记者:“品质革命”一词首次出现在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到一个新高度。如何理解这一新提法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耿强:品质革命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的重要战役。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成为时代重大课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要通过每个企业、每个产品的品质和技术的提升而实现。中国制造急需一场品质革命,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品质革命也是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的应有之义。中国正在兴起一个规模可观的中产阶层,其消费需求正从“有”向“优”升级,从温饱向小康转变。当巨大的产业规模不能与庞大的消费群体完全对接,就会出现一方面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追求中高端品质的消费流向境外的状况。每年多达1.5万亿元的境外消费,是对我们抓紧品质革命的迫切呼声,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真实需求的反映。
记者:此时提出“品质革命”,有何必要性和迫切性?
耿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制造业的产能雄踞全球前列,其中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的30%以上,产业规模如此巨大,却难称制造强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并没有带来相对应的利润,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一直处于低位,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容回避。
在一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时候,制造业竞争力会凸显出来,出口份额会不断提升;但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相比其它国家的成本优势会逐渐减弱,该国在全球出口、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出口的份额会不断被侵蚀,领先地位逐渐被成本更低的国家取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实现产业和贸易的升级,注重技术创新,将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记者:“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您认为重点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耿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前提,在品质革命的进程中,尤其要加大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伪劣侵权行为的打击;质量提升是根本,要打造透明可信的质量保障提升体系;科技创新是核心,让品质实现突破性飞跃;对标国际是方向,更是检验品质革命成果的“试金石”。
但是,在所有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才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据调查,美、德、日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人才创新政策。尽管最近几年美、德、日的出口份额有所下降,但其制造业的竞争力始终处于全球前五以内的位置,原因就在于三个经济体对人才、创新的重视,使得其高端制造业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在品质革命中,尤其要加强对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目前中国设计业的整体水平距世界设计业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相关工业设计从业者人数不足、尤其是顶尖人才严重稀缺,要加快设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设计意识的普及教育,在中小学设立相关课程等。
记者:在“中国制造”和“品质革命”之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工匠精神”。您认为要打好品质革命这场攻坚战,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匠精神发挥着什么作用?
耿强:工匠精神是对求真、求精、求奇不懈追求的一种信念,人类每一次变革性的创新与创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如果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那么工匠精神就是中国制造之魂,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华丽转身”之魂。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制造在前行的道路上才会不缺动力,才会不断推陈出新,追求卓越。建设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大军,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任务,需要对当前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进行一场系统性改革。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立民
(见习记者 沈 蕾)
晏 平:转型升级 永续经营 | 2014-03-12 |
新材料孕育产业发展新活力 | 2014-03-12 |
从三次工业革命看中国制造强国的历史抉择 | 2014-03-12 |
构筑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优势 | 2014-03-12 |
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转型追赶这条主线 | 2014-03-12 |
国企培育工匠精神之我见 | 2014-03-12 |
用“三品”推动“三个转变” | 2014-03-12 |
品质革命不能靠企业孤军奋战 | 2014-03-12 |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认真学... | 2014-03-12 |
电影:票房再创纪录 品质仍不均衡 | 2014-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