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用“三品”推动“三个转变”
徐建华
//m.auribault.com 2016-06-14 来源: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更多

  消费品工业是我国重要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品工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品种、品质、品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此,国办近日专门出台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项行动各有侧重又互为依托。增品种主要是支持企业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品质重在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走以质取胜、质量强国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创品牌就是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自从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以后,“三个转变”既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目标,也是“中国制造”提质增效的路径与方法。此次国务院专门部署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就是贯彻落实“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推动实现“三个转变”的重要举措和抓手。

  增品种并非简单增加消费品的种类,而是要增加我国消费品的有效供给,实现消费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国消费品的供给质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2015年我国居民出境游超过1.2亿人次,境外消费达到1.5万亿元,其中至少一半用于购物,购买的商品从以往的高档奢侈品转向性价比高的日用消费品。由此可见,“中国制造”在关键核心技术,哪怕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等方面,仍与世界制造强国有明显差距。一方面是产品难以满足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存在着大量同质化和产能过剩。要改变“中国制造”这种“尴尬”,必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发展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绿色化消费品,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设计精美、制作精细、性能优越的精品,进一步提升我国消费品工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提品质自然就是要提升我国消费品的质量水平,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李克强总理曾明确表示:“我们需要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要完成这样的“品质革命”,质量是关键。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只有坚持走以质取胜、质量强国的发展道路,才能让中国制造升级为精品制造,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让“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首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崇对质量的吹毛求疵,坚持对技术和质量的完美追求,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最精,才会赋予产品长久的生命力。

  创品牌就是要提升中国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高技术、高质量、高信誉、高社会责任感和高文化素质的代表,它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意味着市场份额甚至生存发展,对于国家和地区而言,反映了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全球知名品牌的缺乏正是中国制造的短板之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底部,是典型的产品大国、品牌小国。“中国制造”的产品必须要有自己的名牌,去抢占未来市场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关键在质量。“三品”专项行动,旨在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