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侯鸿亮:把作品做成品牌
//m.auribault.com 2015-12-09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尊重专业性

  如果每部戏都能在表演、制作的专业性上更进一步,行业就会越来越好

  市场口味很多元,什么样的电视剧更容易成功?其实很难找到规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尊重专业性。

  孔笙是我们团队的精神核心,我们作品中的价值观、细致风格很多是受他影响。孔笙和我都是摄影师出身,对画面有近乎偏执的高要求。

  我不反对把电视剧当作商品,但它应是艺术商品。现在还有多少人重视光影艺术的运用呢?你能否运用视听手段讲好故事?你是否在意拍摄的场景、光线?光影艺术很多时候用语言无法表达,而很多从业者忽略了这些,为了追求速度恨不得两天拍一集,我非常反对这种做法。

  以《琅琊榜》为例,这是一个架空的故事,没有历史坐标,如何呈现古人的风貌?我们参考了大量史书,最终,服装定在唐代以前,但美术和道具定到宋代以前;人物问候施礼的姿势,让礼仪指导选择相应的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就这样将电视剧框架慢慢填充起来。到了精神层面,我们希望观众不仅被人物的故事感动,还要被角色身上的精神所感动。比如,《琅琊榜》中梅长苏对家国情怀的理解、靖王对情义的坚持,都让这部剧充满“明亮”的精神感染力。优质的文艺作品,除了满足市场需求、经济收益之外,必须能给人触动,这才是文艺作品最大的价值。

  拍摄《北平无战事》时,我们要求,不管是镜头前的主要演员,还是背景上的群众演员,都不能让观众觉得出戏。一些国产剧经常出现群众演员乱来的现象,这体现了电视剧从业者在专业性上的严重不足。目前,国产剧已经基本实现商业流程的专业性,但如果每部戏都能在表演、制作水准的专业性上更进一步,整个行业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好。

  我希望,我拍的每一部作品都能成为一个“中点”,而不是终点,生命力能不断延续,会有电影、有漫画,以及其它衍生产品。与其一年拍10部戏、每部戏拍完又回到原点,不如争取把每部作品做成品牌。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