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甘肃,是一个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经济运行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特定阶段,面临着外部需求和传统动力双减弱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改革任务更加繁重。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省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扩内需等措施,供需两侧出现了积极变化,市场形势有所改善,但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当前对甘肃来说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并存,推动经济走向良性循环必须在适度扩大需求的同时,抓好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近期重点做好钢铁、煤炭、水泥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政策、经济、法侓、技术、质量等手段调整结抅,力争通过转型升级使我省的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从我省前2个月经济运行分析,工业增长了4.6%,而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了23%,这就充分说明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解决产业结构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关键在于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为内在驱动力,不断“推陈出新”。“推陈”的重点是要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培育目前已有基础而且前景广阔的产业,如华天电子、生物制品、中医药、新能源、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都有较强竞争力,政府可通过平台和发展资金给予综合配套支持:“出新”的重点在于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路径,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三、调整供给结构,实现供需适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需求正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发展,但供给结构却没有与时俱进,供给侧产品落后、创新滞后导致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在教育、医疗、旅游、养老、金融等领域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小学、幼儿园一个班常常八九十人,入学难、看病难、找保姆难等困扰着好多人。
四、创新体制机制,转换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省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外需中世界经济在疲弱复苏,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明显减弱;内需中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增速逐步放缓,需求侧的发力空间受限。过去一味的靠强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子已走不通,唯有转变发展方式,用改革的办法进行要素配置,真正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从供给侧领域分析,我省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有高素质人才短缺,科技成果转化力偏弱,资源开发利用比较粗放,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交易成本比较高等。因此,要不断提升供给侧要素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优化制度环境,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省虽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又拥有很多优势,如:政策叠加优势,国家级平台优势,经济发展的比较和潜力优势,要确保我省和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就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下最大的决心转变发展方式,把加强供绐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以扩大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形成我省经济发展稳定持久的新动力。(作者为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
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 | 2015-12-28 |
用“四个服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5-12-28 |
贾康:以制度变革激发企业创新 | 2015-12-28 |
从供给侧发力持续扩大我省消费需求 | 2015-12-28 |
供给侧改革要更多依靠科技和制度改革 | 2015-12-28 |
“以质为帅”的丰富内涵与实现路径 | 2015-12-28 |
持续发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5-12-28 |
用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5-12-28 |
科学认识供给侧改革 | 2015-12-28 |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 2015-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