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裸条”借贷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民间借贷,应该成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而不应是脱离监管的“地下金融”,更不能成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金融”
形形色色的校园贷,引发了诸多悲剧和闹剧。
河南一位大学生因为贷款60万元无力还贷而跳楼自杀,这是校园贷的悲剧。女大学生持“裸条”替代借条贷款,被贷款机构以曝光裸照的方式催收,则更像是荒诞的闹剧。
无论悲剧还是闹剧,都是消费时代的现实,也留下了资本主导和变异的社会省思。
“裸条”语境下的校园贷,和常态金融机构发放的助学贷款完全是两回事。后者属于社会公益性质,贷款利率为常息、低息甚至无息;而前者则属于市场化的民间贷款,门槛较低、为学生提供个人消费借贷。据融360一项调查显示,有53%的大学生选择校园贷是由于购物需要(买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
校园贷看上去门槛很低,只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能办理贷款。有些贷款网站甚至为了拉学生贷款,承诺“不电话家长”。所谓“裸条”——对象主要是女生,手持身份证拍裸照就能获得贷款。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也没有不合常理的低成本贷款,低门槛校园贷的背后,则是大学生们不得不付出的高昂代价。
譬如“裸条”借贷,即使能够还上账,个人尊严也已经隐秘地被主动出让(卖)。因而,低门槛校园贷和“裸条”借贷,是贷款机构设置的资本圈套,巧妙地抓住大学生们的消费心理,让大学生入彀。其隐含的借贷压力,要比那些民间高利贷还要厚黑狠绝。
“裸条”借贷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甲方乙方是以不平等且不文明的方式形成的荒诞借贷关系。符合法理情的借贷关系,借款人应以自身的信用或财产作保证,或者以第三者作为担保才能贷到货币资金。包括“裸条”借贷在内的校园贷,显然不符合正常的借贷关系。逼死人的校园贷和曝光女大学生的“裸条”贷,已经发酵为社会公共事件。监管机构,应该主动介入调查,对不规范的校园贷“亮剑”。
民间借贷,应该成为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而不应是脱离监管的“地下金融”,更不能成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金融”。因而,对于民间借贷,应通过立法建制和监管跟进的方式,摸清民间借贷的规模,厘清民间借贷的流程,规范民间借贷的担保,促使其走上市场化、法治化的正途。
针对校园贷,监管层应该进行一次全覆盖的专项治理,尤其是那些面向大学校园的网络校园贷平台,清理整顿已是迫在眉睫。对于那些深陷校园借贷的学子们,学校、家长和监管机构也应联合开展全面的“拯救行动”,让学子们摆脱沉陷违规校园贷的困境。
大学校园还应该增加金融知识的教育,让学子们养成良好的消费观,涵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深陷“裸条“借贷岂能只怪女大学生无脑2016-06-14 |
必须铲除“裸条”借贷这个毒瘤2016-06-14 |
校园贷乱象也应重视问题学生2016-06-15 |
“裸条”抵押贷款者,请收好你的裸照2016-06-15 |
“裸条”借贷透出怎样的危情2016-06-15 |
“裸条”的看点不在于大学生德行2016-06-15 |
“裸贷”2016-06-16 |
“裸条”借贷岂能游离监管之外2016-06-15 |
解决“校园贷”乱象须加强监管2016-06-21 |
打“裸条”糊涂,就该被骂活该?2016-06-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