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有网友通过微博爆料称,有人通过一款熟人间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体照片、同学信息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一些借款的女大学生诉称遇到了这样的麻烦。记者进入一些借款群发现,类似服务的确存在,有受害者表示将在家人陪同下报警。(6月13日《南方都市报》)
近来,各种各样的“校园网贷”风行于大学生群体之间,并已对部分借款大学生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如部分大学生套用他人信息借下高额贷款无法偿还后自杀身亡,给家人和被套用信息者带来极大麻烦。还有的网贷机构通过跟踪、威胁、公布当事人隐私等恶劣方式索债,而以裸体照片替代借条的借贷方式更罕见,也更恶俗下流。对此,固然有受害大学生涉事不深,经验不足,防范意识差的因素,但更有监管不到位,惩戒不严厉的原因。
“裸条放款”无疑也属于借贷合同,只是以裸体照片取代了借条,以公布裸照及其他隐私作为违约责任。该借贷合同显然也应受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调整,违反相关规定的条款应属无效。根据合同法,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条款,应属无效,且属于自始无效,对当事人均不具有约束力。
“裸体借贷”事件中,虽然借款人可能出于“内心自愿”而将裸体照片及父母、同学联系方式交给贷款人作为质押。但是,其一,裸体照片属于不雅观内容,即便本人将自己裸照或视频公之于众,都侵犯了公序良俗,甚至涉嫌传播淫秽物品,触犯刑法,贷款人更不能广为散布裸照。其二,虽然借款人可以授权贷款人在违约时将本人地址、电话等信息公布,但却无权替代父母、同学等作出该授权。由此,这种公布裸照及个人信息的违约条款显然没有法律效力,如果网贷平台一意孤行,轻则构成民事侵权,重则触犯刑法。
疯狂的校园贷款野蛮生长的背后表面上看是大学生消费需求强烈,实则属于监管不力下部分金融企业出于逐利需求的违规放贷。尽管多数大学生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自身缺乏稳定收入,属于偿债能力较差,违约风险较大的“次贷客户”。实践中,除依据政策发放助学贷款外,很少有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愿意给大学生发放消费贷款。且早在2009年,银监会已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已满18岁者,则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那么,监管部门有什么理由许可贷款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发放消费贷款呢?
“互联网+贷款”不能成为“裸条”贷款等校园借贷违法乱纪的挡箭牌。对此,既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风险意识,养成正确消费观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更需要监管部门积极作为,强化监管,不妨一刀切地禁止向大学生发放任何贷款,并筛查贷款平台的违规行为。即便留有余地,也应强制贷款平台规范流程,征得学生父母同意后方可放款,用合法手段追偿贷款。同时严厉惩戒公布裸照、散布隐私、跟踪、威胁等野蛮讨债行为,让“互联网+贷款”这一创新规范化地健康运营。
博导诱奸,不算犯罪?2014-07-14 |
今日之声2014-07-18 |
若 尘:打破沉默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发力2015-04-14 |
大学生炒股赔多赚少, 还该不该再炒下去?2015-09-14 |
邓海建:岂能在学费骗局中当甩手掌柜?2015-09-29 |
“校园网贷”乱象2016-03-22 |
“校园贷”离不开风险教育2016-03-23 |
百万债务因谁之过 强化监管必不可少2016-03-23 |
投资圈水深 明星站台要谨慎2016-04-12 |
大学生陷网贷骗局,超前消费需反思2016-06-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