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韩春雨式创新”让“中国制造”领跑世界
郭红玲
//m.auribault.com 2016-05-24 来源: 长城网
分享到: 更多

  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题为《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世界级的科学发现,“非知名学者”的身份,让韩春雨不仅在学术界“一鸣惊人”,更引发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5月16日《河北日报》)

  近日,无论是今日头条还是新闻首页,亦或是朋友圈,用“网红”来形容韩春雨一点都不过分,虽然提及基因编辑等专业术语,或许不甚了解,但它有望媲美甚至超越美国技术而成为世界级科学发现,学术界为之沸腾也不足为过。

  纵观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领域的种种成就,无论是航天技术还是生物科技,已经从完全的跟随者逐步成为领跑者,在这过程,创新是实质内核。个人以为,无论是思想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坐得起“冷板凳”,二是宽松的成长环境。正如韩春雨一样,既有跟随者折戟沉沙的失败经历,也有坚持原创不服输的持之以恒,正是十年的“冷板凳”,成就了他攀登技术高峰的创新之举。“冷板凳”一般都意味着工作枯燥无味,福利待遇低,不受重视、关注度低等。“冷板凳”到底有多冷,只有坐上去的人才会知道。而且这种“冷”,可能或许是十年,或许几十年,更有甚者会冷一辈子,其中,既有来自名利场的物质诱惑,也有来自同事好友的讥讽嘲笑,甚至更有来自家庭亲人的误解与无奈,这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创新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坐得起“冷板凳”就是要有力排众议的寂寞坚守,抗拒诱惑后的心无旁骛,水滴石穿的非凡毅力,才能成就“十年磨一剑”的锐利锋芒: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是如此,屠呦呦是如此,韩春雨也是如此。

  宽松的成长环境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十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但河北科技大学依然给韩春雨配备了独立的实验室和科研经费,这样宽松的环境也是培养高级创新型人才所必要的。众所周知,创新有风险,而且风险极大。从蒸汽机开启的大工业时代,到计算机开启的互联网时代,一切创新都意味着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才换来今日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包容试错的态度鼓励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要,更是我国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关键之举。

  时间用在哪,掌声就在哪里。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之下,只有坐得起“冷板凳”,才能让社会更多领域出现韩春雨式的创新人物,才能让更多的创新技术真正成为领跑世界的“中国创造”。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