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明羽:流量“偷跑”的困局谁来破?
//m.auribault.com 2015-11-27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政策推出不足2个月,流量莫名其妙“偷跑”事件频出。不少消费者认为,以往打电话、发短信分别由时长、条数计算,自己可以查实,可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流量如何核实却犯了难。(11月26日《新京报》)

  一次滑屏解锁就要“偷跑”0.76MB流量,这对于手机用户来说,真的是个“灾难”,那偷偷溜掉的不是流量,而是真金白银。两个月前,在千呼万唤中,流量终于当月不清零了,但是自从这个政策一出,很多人反而发现自己的流量比以前更不经用了。究其原因,除去网络爆料的几起因为“个人热点”分享以及木马病毒外,很多流失并没有确切的原因,而据相关报道显示,流量非正常消耗已成智能手机通病,每天都有大量流量在用户不知情下流失。更有数据显示,国人一年为此将多付出至少近400亿元。那么,造成这样的局面究竟是何人之祸?据360的安全专家表示,大流量“偷跑”的真正元凶是恶意程序,手机用户安装了这些恶意软件后,流量被不知不觉盗走了。既然存在这样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解这个难题,又该由谁来破解这个局,就是摆在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首先,自然是运营商。这样“偷跑”事件频发,消费者自然想到的是运营商使坏。因此,作为流量的提供者,他们自然责无旁贷地要给消费者流量“偷跑”一事一个说法,这也是自证清白最好的方式。因此,需要运营商对于流量的管理要形成专门的监管方案,及时向消费者公布流量信息领域的动态,让百姓明白消费。

  其次,就是信息监察部门要加大查处和整治力度,加大对恶意软件的打击,对制造、传播恶意软件的网络公司和黑客加大惩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黑名单”,接受群众举报和监督。

  最后,就是每名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对手机的功能和个人热点的管理要多用心。同时,避免好奇心驱使,尽量不要登录或者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在有软件需求的时候安装有保障的程序软件。最关键的一点,在流量使用遇到侵权行为时不忘及时报警。

  文/李明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