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在全国产业工会工作会议上的经验发言摘登
//m.auribault.com 2016-10-2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以改革试点为契机 积极推进产业工会改革创新

重庆市总工会

  一、以实行委员会制为突破口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改革组织形式。2015年12月,7个市级产业工会相继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会、领导班子和第一届经审会,并按规定组建女职工委员会。产业工会代表、委员、常委名额向基层和生产工作一线倾斜。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重庆市总工会机关机构编制方案》明确了产业工会委员会的4项主要职责。

  三是理顺组织关系。推进扁平化管理,将原来14个市总直接代管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关系划转到相应的产业工会;推动市国资委直属机关工会将14个市属国有重点企业的工会组织关系划转到相应的产业工会;推动市文化委将不直接为机关服务的9个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关系划转到市教科文卫体工会;推动市直机关工会联合会直接管理的4个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关系划转到相应的产业工会。

  二、以推动“三个转变”为途径深化改革成效

  一是发挥委员代表作用,实现管理模式转变。产业工会改变了过去自闭于高楼大院、只依靠机关专职干部开展工作的模式。建立产业工会全委会、代表大会决策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探索实行工会代表常任制,建立代表联系、代表议事、代表评价、代表调研、代表提议、代表列席会议等6项制度,激发产业工会发展活力。

  二是建立科学有效制度,实现运行机制转变。研究制定了市级产业工会主席办公会决策议事规则、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委员会全体会议议事规则、“两委”委员替(增)补办法等运行制度,制定出台《重庆市总工会机关挂(兼)职干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推动建立产业工会与相应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三是紧贴产业职工需求,实现工作方式转变。建立职工需求调查和诉求反馈回应制度,让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积极发挥产业工会代表、委员、常委和班子成员在直接联系服务职工、反映职工群众诉求等方面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工作方式由指令型向需求型转变。

  三、以实现“三个增强”为目标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拓宽人员渠道,增强产业工会组织代表性。每个产业工会班子成员中除3名专职成员外,还有4-5名兼挂职副主席,兼挂职成员占62.5%。

  二是延伸工作触角,增强产业工会工作广泛性。产业工会工作范围由中央在渝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延伸到区县管辖的相同或相近的基层单位,工作触角由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延伸到相近领域的非公企业,扩大了产业工会工作的覆盖面。

  三是坚持服务导向,增强产业工会工作有效性。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创新考评方式,加强产业工会与基层工会网络互动平台建设,构建“以职工为中心、让职工当主角、由职工说了算”的制度机制。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8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