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拨动世界心弦:中国外交的人文气质
曹元龙
//m.auribault.com 2017-10-12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2013年3月23日,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人文交流方面的表态令世界瞩目。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3月27日,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主席首次以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公开演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实践在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方面阔步前进,所散发出的人文气质、文明底蕴拨动着世界心弦。

  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大手笔、大格局、大胸怀,中国外交勇立潮头。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在这其中,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浓墨重彩,彰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人情味儿:让人如沐春风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一位充满魅力的领导人,就拥有这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这是一份令人感慨的出访行程单——自2013年3月出访俄罗斯以来,习近平主席的足迹遍及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接待数百人次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主持或出席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和活动。

  这更是一份促心相通的外交成绩单——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推动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所到之处,魅力光彩夺目。

  魅力来自维护国家利益时的铁骨铮铮,“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魅力更来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最近热播的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中有这样耐人寻味的细节:

  2013年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当天,参加会议的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的夫人收到一个惊喜:习近平和彭丽媛夫妇送出的生日蛋糕。尼尼斯托总统至今还记得那一幕:“我终身难忘。这是主席夫妇给予我们的一份非常美好的礼遇。”

  2014年7月18日,在巴西空军基地,习近平主席专门向机场工作人员表达感谢:“专机停到这儿得到这么好的保障,谢谢。”巴西空军基地空军军官动情地说:“主席先生,我们基地的所有官兵将您评选为到过巴西空军基地的最和蔼可亲的国家元首。”

  细微之处见人心,最是真情能动人。国际政治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国家间关系的发展,既需要政治、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需要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习近平主席在外交实践中,从来不只是谈政治、论经济,还会走亲戚、交朋友、拉家常,情谊绵长,让伙伴关系的理念扎根到人民心中。

  在俄罗斯,他为援华抗日的苏联老战士戴上奖章,“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风雨同舟、相互支持的老朋友”;在澳大利亚,他应一群正学中文的孩子们的书信邀请,来到塔斯马尼亚州,与孩子们一起种下玉兰树苗;在英国,他和时任首相卡梅伦一起来到乡村酒吧,品尝当地啤酒和炸鱼薯条,并与酒吧里的民众握手致意,其乐融融;在德国,他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同双方小球员亲切交流,“你们是中德足球事业发展的希望,也是中德两国友好合作事业的接班人”。

  大国之大,在于强而不骄。领袖的气度,在于不失本色。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爱的追求,却是共通的。世界因此感知中国外交的温度。

  “习近平主席是一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大国领袖,他的身上体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如此评价。

  “这是一位极具亲和力的领导人,具有真诚、温暖的人格魅力。”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满怀敬意。

  2.文艺范儿:推动文明互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每个人都是在民族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受到其中的基本价值观、风俗习惯和信仰的熏陶。

  习近平主席所展现出的“亲民风格”,归根到底得益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得益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这种文化的滋养和浸润,让中国人形成尚和合、求大同的文明观,让中国领导人可以自信地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不同文明,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

  以文明视角环顾当今世界,多国经济低迷,地缘政治裂变,西方怪象丛生,民粹浪潮泛滥,恐怖主义肆虐,难民危机未息。很多问题的产生,缘于文明间的隔阂、偏见乃至仇视。

  西方虚幻的“文明优越感”是始作俑者。曾经,挟技术、武器和资本优势的西方在世界各地横冲直撞,强力冲击那些没有经受工业革命洗礼的国家和地区,“西方文明优越论”也由此产生,喧嚣一时。无论是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都偏离了人类文明交融互动的主轴。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世界终究是由多元文明组成的,文明没有三六九等,多样性文明所引领的各自社会变化发展趋向所形成的合力,造就了当今世界发展势头,大势不可挡。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就一再警示:一旦自满自大,内陷于思想禁锢,外失于交流互鉴,最终会落伍于世界大势。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对于文明的多元性,与西方“非我族类”意识不同,中国看到的是各美其美,践行的是美人之美,追求的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正如奥地利外交部中国事务高级顾问卡明斯基所说的:“中国文化从来不是一种挑衅文化,而是追求和谐的文化。”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

  说中国,深入浅出。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把杭州变成“会客厅”,亲自向外国政要推介中国文化。在瑞士,他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像,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看世界,不拒众流。在与俄罗斯汉学家座谈中,习近平主席顺口说出了十几位著名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并回忆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影响他很深。在美国,他谈到了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对狂风暴雨、巨浪小船、老人鲨鱼的描写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论文明,兼容并蓄。在哥斯达黎加,习近平主席走进普通农户的咖啡种植园,从咖啡和茶两种文化的融合,引申到两个大陆之间的文明交往。在埃及,三千年神庙挂起中国灯笼,他和塞西总统畅谈两国古老文明的特色,共忆中埃文明的源远流长。

  3.中国理念:闪耀人文光辉

  在丛林法则盛行的19世纪,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向何处去?按照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旧逻辑,国强必霸是历史“铁律”,“修昔底德陷阱”难以避免。

  如何走出强权外交的思维陷阱,避免重演弱肉强食的曾经苦难,摆脱沦为简单循环论的历史囚徒?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尚和合、求大同的文明观,深刻影响着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处理,中国始终要做的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主席寥寥数语,却透彻深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不同的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宣介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价值理念,宣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目标,追求合作共赢的核心原则,弘扬正确义利观的价值取向,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为全人类利益谋,中国方案闪耀着迷人的人文光辉。面对逆全球化思潮,中国廓清重重迷雾,高举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旗,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当很多发展中国家饱受资金缺口困扰,基础设施建设止步不前时,中国倡议和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为其发展注入新动力;在个别国家食言而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遭遇挫折之际,中国力挽狂澜,成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继续施行的定海神针。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大卫·戈塞不吝赞扬:“中国是捍卫全人类利益的负责任的一股力量。实际上正是如此,中国已是新时代全球复兴和谐‘世界梦’的不可或缺因素。”

  为后辈子孙计,中国智慧彰显着鲜明的人文气质。中欧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拉构建包括人文上互学互鉴的“五位一体”新格局,中非要落实人文合作等“十大合作计划”,中国和东盟要实施包括人文合作在内的“2+7”合作框架,金砖合作由“双轨并进”迈入“三轮驱动”新阶段,民心相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等等。在此带动下,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中国对外人文交流新格局正在逐步构建起来,无数人的故事,正架设起跨越五湖四海的心灵桥梁。

  “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曾问:“我想世界最急于知道,中国如何在三十年内实现西方三百年的文明发展。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其他国家能学吗?”不同人心中,会有不同答案和风景。但谁都无法否认,对多元文明的开放包容,对民心相通的大力推动,是解密中国发展之道不可忽视的一环。

  彰显人文气质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继续为命运与共的人类社会贡献温暖与力量。在实现人类共同梦想的征途上,中国将同其他国家携手并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