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中华文化积极的处世之道
肖群忠 杨建强
//m.auribault.com 2015-12-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更多

  重义利群、守礼尚和的公义良序

  中华文化历来高度重视“义”的公益追求与公理正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此倡导“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及“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公益观,反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不公现象,强调在博施济众和患难相恤中,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各尽其性,各得其所。义不仅是积极性的行善积德、社会公益,而且也是公平正义的天下公理和得其应得的社会秩序。“义者,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的根本在于维护公理公义,因而管子将“礼义廉耻”并举作为国之四维。义为礼之质,礼为义之用。各种公义和秩序必须通过礼的外在规范加以贯彻落实。“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润滑剂,通过礼的协调,社会成员才能互相尊重,彼此信任,达到“礼之用,和为贵”的效果,以维护社会群体的诚信友善,增进社会共同体的和谐度和幸福感。

  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和平主义

  中国文化历来是以和平主义的天下观念来看待并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而非以威压人、以势凌人。“国虽大,好战必亡”,崇尚和平、反对战争一直是中华文化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理念。同时,中华文化早就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及“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因而历来强调各个民族之间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也历来重视各个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交流互鉴,如丝绸之路的开辟、遣唐使的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和郑和下西洋等,这些都是中外文明交往的历史佐证。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寻求理解和认同的同时,更加强调以和平主义的处世理念来影响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树立“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做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种和平梦、世界梦、大同梦,是中华文化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在当代的继承创新。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义利统一、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为各民族国家共同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正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这些积极的处世之道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成员个人的安身立命,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性格。深入挖掘并弘扬中华文化的积极处世之道,一定能为我国社会治理和全球治理提供宝贵的精神营养。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