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道德作用、重视从政道德的传统,最早的一部政论文集《尚书》,就有“德唯治,否德乱”的记载。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得更为形象和精辟,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是说德行是为政治国的根本。“德为善政”。一个地方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果党员干部整体上是道德高尚的,那么人民群众自然就会真心诚意地拥戴和支持,施政就有了可靠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群众基础。
中国传统从政道德的一个积极内涵就是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仅仅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威慑,禁止人民做坏事,那么,民众充其量能做到不触犯法律,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节来规范民众的行为,民众就不但会有羞耻之心,有知善知恶的荣辱观念,而且能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道德,对个人来说,是做人做事的重要基石;对党员干部来说,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石;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发展稳定的重要基石。
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让民族文化生命得以延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最早是由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提炼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孝排在八德之首也就是这个道理。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兽。”鲁迅先生说,“不孝敬的人是天底下最可恶的人”。
孝是重要的德行。“孝,德之始也。”(《家语·弟子行》)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试想:人人都具备了孝的良好品德以及孝所带来的其他良好品行,何患天下不平?在隋唐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之前,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很重要途径就是举孝廉,即推举品行孝廉的人出来为官,当然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之后,孝廉也是考察、提拔官员的一个重要方面。明清时期推行的丁忧制明确规定,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去逝,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27个月,其间不得为官,这一规定更是将孝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该如何去尽孝呢?
及时行孝。《韩诗外传》卷九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这是做子女最大的遗憾。为了不留遗憾,我们要及时行孝。我们行孝更多的要注重细微处,如《二十四孝》里面讲到的拾葚异器、怀橘遗亲、扇枕温衾、恣蚊饱血等故事都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另外,行孝,更多的要注重精神领域方面,如《二十四孝》里有一个戏彩娱亲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有一次为双亲送水,他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所以我们要及时在细微处和精神层面尽孝,节假日常回家看看父母,帮父母洗洗筷子刷刷碗,揉揉肩膀捶捶腿,平常多打电话给父母报报平安、关心他们一下,哪怕是听他们唠叨唠叨,都是一种孝顺,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孝顺,也是一种必需的孝顺。
廉洁是官员最大的孝顺。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中华孝文化的观念并不止于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当今社会,对于从政的党员干部来说,最大的孝顺就是廉洁。
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是这样的:父亲在世时,每次回家,总是说一些本地或者在电视新闻里听到的案例给我听,我知道这是在敲打和警示我。父母嘱咐的声音经常在我的耳边响起,父母告诫的画面经常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意思是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实际上,对于天下的父母来说,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子女谨遵长辈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得到群众的夸奖和拥护,让他们为子女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也是子女体现孝心的最佳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中国梦的正能量 | 2014-01-07 |
“百岁之寿”与“千岁之法” | 2014-01-07 |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北大讲话中的故实 | 2014-01-07 |
“民之父母”再认识 | 2014-01-07 |
中国的“德治”传统 | 2014-01-07 |
孔子与春秋执政卿 | 2014-01-07 |
认清儒家文化对现代法治的正面作用 | 2014-01-07 |
核心价值观建设须抓好重点人群 | 2014-01-07 |
核心价值观建设须抓好重点人群 | 2014-01-07 |
核心价值观建设须抓好重点人群 | 2014-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