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协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全社会范围凝聚共识绝非易事,需要打通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最大同心圆的建立,首先是思想共识的建立。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凝聚共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拥有7亿网民的网络空间,建立共识不容忽视。古今中外,优秀的政治家莫不以民为本,体民情、抚民心、顺民意。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废在逆民心。互联网时代,老百姓上网了,民情民意也上网了。网络舆论以指数裂变的传播力,传递着网民的心声和意见,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情绪。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也出现新变化——网络“走转改”,各级领导干部要上网、用网、治网,迎战互联网舆论场的新阵地。
上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是渗入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骨髓的政治理念。王充在《论衡》中说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引申为领导干部要走下庙堂,到江湖草野中体察民情民意。夏商周时期,就有职为遒人的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因其形式与新闻发布类似,后人以木铎来象征新闻事业,很多近代报纸还以“木铎”为注册商标。明君圣主微服民间,惩恶除奸的历史故事,也折射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群众基因。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就在于做好群众工作,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信息社会,互联网成为便捷的民情民意表达渠道,成为领导联系群众的新阵地。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借助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吸纳建设性意见,廓清模糊认识,及时化解民众怨气,引导和纠正错误认识,让互联网成为党和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平台。皇帝微服出访,不是游山玩水、游戏人间,而是深入民间、探查民情,还要摒除弊政,为民除害。领导干部上网不是走过场、搞形式,而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监测舆情、纠正谣言、引导舆论、凝聚共识。
我国拥有7亿网民,人均上网时长每天4个小时。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新空间,成为百姓发布信息、意见,参与公众事务讨论的新平台,成了民情民意的聚集地。互联网拉近了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距离,方便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无缝对接。任何碎片时间,领导干部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深入百姓社区,看看百姓热议的话题,听听百姓的心声,以发现潜在的舆情危机,防患于未然。
用网:通达政令、解疑释惑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互联网是信息时代联系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新兴平台。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手机成为最便捷的随身上网设备,也成为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接收信息、获取资讯、表达意见、发表看法的媒介渠道。互动性作为新兴媒体的传播属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各级领导干部要知网懂网,善于使用互联网宣达政令、解疑释惑,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运用,发挥“两微一端”的传播优势,提高通达政令的覆盖面和传播力,避免出现政令传播的真空地带,以互联网思维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介代表了信息传播的未来趋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注意力。过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向人民群众宣达政令,解疑释惑。网络时代,世界是平的,领导干部要具备驾驭互联网的媒介素养。领导者也要转变理念,改变“向上”宣传的思维定势,顺应“向下”传播的舆论引导趋势。以总书记之尊,尚能以网络语言为全国人民点赞,彰显融入人民的时代智慧,领导干部更应放下身段,实名与百姓沟通互动,用老百姓的语言和形式,讲述治国理政之道。同时要善于研究群众心理和情绪,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引导网络舆论。
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拥有世界。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受众掌握信息选择的主动权,传播者更多地处于被选择的地位。领导干部要善于讲故事,以故事为体,讲述与百姓相关的国事,讲解与“今天”关联的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好故事,在网络社区创设“同意”。
传统媒体时代,群众意见的表达渠道缺乏,领导干部体察民情民意的渠道匮乏。借助互联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愿都是可观、可感、可识别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借助互联网,与民互动,第一时间获取民情,纾解民怨,解答民疑民惑,防患于未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设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治网:破解谣言、引导舆论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可以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通达政令、解疑释惑的新兴渠道,否则,即可能成为敌对分子宣扬民族分裂、教唆恐怖暴力、煽动极端情绪、散布网络谣言的武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上网、用网,更要治网。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有些网民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难免会被网络上别有用心的谣言“牵着鼻子走”,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治网的前提就是懂网,熟悉网络信息的传播机制、掌握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和扩散机制,更重要的是研究群众的心理和情绪,引导群众规避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引导网络舆论阵地。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研判机制、共享机制,可以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向,第一时间发现网络谣言,快速发布真相,控制舆情,引导舆论,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毛泽东说:“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它,这才叫领导。”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高互联网驾驭能力,加强对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民众信息甄别能力,是破解谣言、引导舆论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主动发布信息,积极设置议程,尊重传播规律,尊重网民特点,以故事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导社会舆论。
民心向背,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网络治理要以民为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了解民生,体察民情,顺应民意。需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提升网络内容质量,培育积极健康、向善、向上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同时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人民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才是人民之福,社会之幸,国家之本。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国家兴衰成败的症结在于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适应形势,顺应媒介发展趋势,坚持媒体姓党,尊重传播规律,创新方式方法,融合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合力和最强合音,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引领新闻舆论工作新常态。(执笔人:李永凤)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敞开大门 | 2014-03-13 |
善做群众工作 提高“看家本领” | 2014-03-13 |
利用新媒体服务群众 | 2014-03-13 |
“常上网看看”检验干部作风 | 2014-03-13 |
互联网:治国理政的新天地 | 2014-03-13 |
学会通过网络体察民情 | 2014-03-13 |
打破干群之间的“隐形墙” | 2014-03-13 |
掌握科学工作方法 提高政协履职能力 | 2014-03-13 |
领导干部要掌握运用网络基本功 | 2014-03-13 |
领导干部要善于做好网上群众工作 | 2014-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