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李瑞峰:初心静寂的坚守
//m.auribault.com 2016-10-12 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初心静寂的坚守

——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

  机器人既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础装备,也是人类社会的生活服务设施,随着我国工业市场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机器人生产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在李瑞峰的带领下,加快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及应用,在产业化浪潮中,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升级与优化。——编者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一个关于机器人的神奇想象,它或所向披靡,无所不能;或可以不知疲倦的生产工作,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一个梦想,同样种植在李瑞峰的心中,他选择用钻研与坚守不断缔造着这个梦。如今,他的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使一代代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存空间,穿梭忙碌在工厂生产一线。

  李瑞峰清楚记得一部叫做《未来世界》的电影,为他打开了关于机器人的奇妙大门。高考填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哈工大机械自动化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对机器人的研制刚刚起步,对李瑞峰来讲,从对机器人的简单认识到真正参与研究,是一段开荒拓野的跋涉路程。

  “当时在国内几乎没有人支持发展机器人技术。‘机器人会抢人饭碗’的意识,曾让我国的机器人研究一度陷入停顿。”李瑞峰说。1995年,李瑞峰与一汽焊接总装厂合作,要求厂庆的时候拿出两台机器人,但前提是“一定要让一汽用上我们自己制造的机器人!”而当时国内的点焊机器人技术都来自国外,仅有的几个样本机器人也不允许实际测量,只能通过外表观察估量大概的参数和结构。对李瑞峰来讲,最大的压力不是技术,而是工厂工人的质疑和不信任,没人相信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力劳动。

  重重阻碍,反而激发了李瑞峰潜心研究的步履,他要让更多人知道,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是无限制的,只要想到,就一定能做到。

  实验时的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操作,李瑞峰都实打实的叫真。“那时候没经验,越是担心,反而就越容易出错。”一台120公斤点焊机器人运行的第二天,机器人的前臂出现了裂痕,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影响下一步的生产作业,也为后期汽车使用造成安全隐患。为防止事故发生,李瑞峰即刻叫停生产,连夜看图纸、计算数据。然而在理论上,数据没有任何问题,制作过程也是严格依照数据参数完成,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在实验车间,李瑞峰无数次的试验,又无数次的推翻,一次次的煎熬拷打着李瑞峰的耐心。在仔细观察机器人过程中,李瑞峰忽然发现机器人手臂衔接处的焊缝被打磨掉了,原来这是制作工人为了让机器人外表美观,磨掉了凸起的焊缝,而恰恰是这一举动,削弱了机器人手臂的连接强度。

  这件事对李瑞峰的影响很大,“这种工艺细节是没有数据参数的,更不会体现在图纸设计上。但就是这样微乎其微的因素,差点造成重大事故。所以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能忽略。”此后每一次开发新产品,无论从前期的设计、优化,还是到生产制作,精细性能,李瑞峰无不把“细节”做到极致。

  科学研究所体现的是对真理勇敢追求的精神,秉持着自由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李瑞峰向着科研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不断迈进。

  2007年,在欧洲与日本工业机器人技术已形成世界生产体系的背景下,李瑞峰与奇瑞公司装备部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台QH-165点焊机器人,这也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机器人。QH-165点焊机器人在技术上突破了高速、大负载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以及高速大负载运动平稳性控制等技术难点,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操作。QH-165点焊机器人在奇瑞公司焊接生产线应用6年,迄今已经焊接几十万套汽车车身部件。QH-165点焊机器人在2009年载入中国企业创新纪录。目前奇瑞机器人已经产业化,成为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与制造领域自主品牌的“龙头”。

  在研制QH-165点焊机器人的两年时间里,李瑞峰承载着无数次的实验失败、故障改进、推翻设计,也有着从上百根的电缆中挑找一处失灵的端口的经历;挑灯夜战,带领年轻的工程师们跨越荆棘,推动了我国自主机器人产业迈向新的阶段。李瑞峰说:“人的一生能够从事一项自己热爱并愿意为其奋斗的事业,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也在于此。”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李瑞峰总是觉得自己算不上真正的手艺人,只是踏踏实实做着科学研究。而当下一个充满活力、创新驱动的时代,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创造力,也需要脚踏实的定静。每一次设计,每一次打磨,都是对静寂初心的坚守,李瑞峰所研发的是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量和挑剔检验的产品,而一个匠人所具备的细节魅力正在于此。(杨欣宇)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