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陈冬花和她的六个“儿女”
//m.auribault.com 2016-10-11 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仙居“关爱团”贴心服务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

陈冬花和她的六个“儿女”

  “最近工作很忙而且不太顺利,有些情绪。到陈冬花家与老人聊聊天,被老人的革命精神感染,又鼓足了干劲……”这段话,摘自《陈冬花关爱团帮扶笔记》,记录了仙居县横溪镇“关爱团”在重阳节走访关怀当地后山根村老党员陈冬花的细节。

  关爱老党员不只在重阳节,仙居县推行针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老党员的“关爱九礼”制度,为每名老党员组建了“关爱团”,开展经常性的关心关爱活动,陈冬花老人就是帮扶对象之一。

  “关爱九礼”,主要面向仙居现有的69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老党员。其中,“关怀三礼”,即实行“一人一团”服务、县四套班子领导成员每位结对联系1至2名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制度、党建众筹助亲,让老党员老有所依;“解难三礼”,即认领老党员“微小心愿”、建立关爱基金、创建“一键呼叫”系统,让老党员老有所帮;“激励三礼”,即鼓励老党员参加红色导师宣教、参与城市服务、建立荣誉档案传承,让老党员老有所为。

  “关爱团”组建了,和老人们的交流多了,“关爱团”和老人们之间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晚年添了6个“儿女”

  今年88岁的陈冬花,在婚姻上并不美满。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和老伴分居多年后,却意外收获了6个“儿女”,弥补了生活上的遗憾。

  “大妈,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党员杨荣标每天去村卫生室上班前,都会特地骑车绕路经过陈冬花老人家,询问几句才放心。杨荣标是后山根村的辖区医生,也是陈冬花“关爱团”成员之一。“大妈有高血压,腿脚不便,常年吃药,需要动态监控。我一般隔一两天会给她量一下血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宁可我多走几步路,多问几句话,也好过她身体不舒服了再来找我。”重阳节前夕,在给陈冬花老人量好血压后,杨荣标仔细地在自己的《陈冬花关爱团帮扶笔记》上记好数值,然后进行前后比对。

  这样的笔记本,“陈冬花关爱团”的6名成员人手一本。2012年,仙居县在横溪镇设点,启动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的关爱行动。同时成立“关爱团”,按照1名镇领导、1名驻村干部、1名村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1名辖区医生、1至2名党员志愿者的人员配备组团,开展“一人一团”帮扶工作。

  “成立‘关爱团’后,我们建立了相应的关爱慰问制度,要求每个团组对老党员‘日必看、周必访、月必谈、季必检、年必会’,开展经常性的关心关爱;同时,还建立个性服务制度,从实际出发,针对老党员政治、精神、物质等各方面的不同需求,积极提供个性化的关爱服务。”“陈冬花关爱团”团长赵卫宇介绍说。

  目前,仙居县共有69个“关爱团”,横溪镇就有6个。

关怀入微感召家人

  “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组织上还是没有忘记我。时不时就有镇干部、村干部来看我,陪我聊天,把村里的发展、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告诉我,我要是提什么意见,他们都会仔细抄在本子上。”陈冬花老人笑着说。

  赵卫宇的《陈冬花关爱团帮扶笔记》上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今年“七一”到陈冬花老人家里慰问时,赵卫宇听老人提到“好几天没见着孙子”,就默默在心里记下了。慰问结束后,赵卫宇立即跟“关爱团”中的成员——后山根村党支部书记杨友芬了解相关情况。

  原来,陈冬花老人的孙子杨威,在村里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杨威是很孝顺的,经常会给他奶奶送东西。可就是平时工作太忙,陪老人的时间不够。”杨友芬说明了情况。“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是让她不饿着、不冻着就可以了,你们做儿孙的,老人的精神关怀也要跟上!”赵卫宇第二天就找杨威谈话,还把“陈冬花关爱团”里的党员志愿者换成了杨威,让他多陪伴老人。杨威说:“我没有关心好奶奶,感觉十分羞愧。”现在不管多忙,杨威每周都会抽出三四天过去看望奶奶,要是有事出差,也会让妻子过去,陪奶奶说说话、做做家务。

 帮扶老人提升自己

  “关爱团”成员的笔记本里还记录了许多与陈冬花相处的点点滴滴,这其中,不光有他们对老人的关爱关怀,还有老一辈党员对下一代的教育和鼓励。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给地下党送信了,那时候啊……”赵卫宇和“关爱团”成员杨怡还没走进陈冬花老人的家,就已经听见屋内传来了老人洪亮有力的声音。

  他们一进门,就看到陈冬花老人坐在椅子上,正讲得激动,还用手比划着。旁边的板凳上,坐着三四个人。看到来人,在场的杨友芬和杨荣标忙站起身,拉凳子招呼,“快坐快坐,我们正在听大妈讲革命故事,一起听听,有意思着呢!”

  陈冬花老人笑着对杨友芬说,“你都听过了,你先去倒茶。”看着杨友芬和杨荣标在老人家里这样“熟门熟路”,杨怡开玩笑道:“大妈,大家在你这儿可比在自己家还熟络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自家孩子呢!”“你们可不就是我的孩子们么,三天两头往我家跑。像友芬,不止自己来,还经常叫家里人买了东西来看我,拦都拦不住。”老人说着,笑得更开心了。

  赵卫宇表示,他们去老人家里,不光能陪老人聊天,还能听老人讲当年的革命故事。“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从老党员的口中,我们能了解这段历史。一人一团,不仅是对老人的帮扶,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提升。”他说。

  拜访完老人,赵卫宇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样记录:“‘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就是学陈老这样的党员,做亦是做陈老这样的先锋。”

  “关爱团”和老人们的故事,每天都在仙居城乡上演。仙居县上张乡将老党员的故事制成漫画,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教育年轻党员;湫山乡的老党员组成“红色讲师团”,向年轻党员讲述那段烽火岁月;南峰街道深入了解老党员情况,及时排忧解难,在重阳节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