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冯春:“衮雪”击浪浴精神(图)
//m.auribault.com 2016-08-08 来源: 成都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嘉宾

  冯春,1957年生于成都,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玉树市政府漂流总顾问。中国漂流探险运动开创者之一,累计漂流里程超过1万公里,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官网将他誉为“万里漂流第一人”。作为中国漂流探险界最具代表性和旗帜性的人物,冯春入选2008北京奥运接力火炬手,并在中宣部等12部门联合主办的“寻找美丽的中华”主题社会教育活动中获“2009年度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荣誉称号。

对话

  30年漂流 不可忘记的激情和勇气

  一腔热血漂流长江源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啥漂流界都称你“幺哥”?

  冯春(以下简称冯):我知道长漂这个事,是在1985年9月。尧茂书遇难,《四川日报》记者戴善奎发表了《长歌祭壮士》报道,当年我28岁,是攀钢的工人,看了报道热血沸腾,前后7次从攀枝花赶到成都,希望参加漂流队。后来得知四川省地理学会要组织长漂队,我立即报名。1986年5月,我接到通知参加集训。进队后我开始在排桨上掌舵。四川人一般喊舵手为“老大”,我当时二十几岁,“老大”不敢当,“幺哥”很好,也透着亲切。这一叫,逐渐就传开了……

  记:你以前熟悉漂流的排桨和别的器材吗?

  冯:不熟悉。应说绝大部分人都没受过专业训练。尧茂书遇难的消息,像火一样点燃了我们的血,大家发誓,一定要实现尧茂书的遗志。现在看来,空有一腔激情去冒险固然是危险的,但很多事不去冒险,你又如何知道就不能完成?30年前,不要说以民间的微弱力量去从事漂流探险不具备,就是国家在漂流方面也是一片空白。

  记:当时有3支漂流队先后抵达了长江源头。你所在的中国长江科学探险漂流队和洛阳长江漂流队、中美长江上游漂流队,你们有把握吗?

  冯:31年前尧茂书的长江首次漂流和1986年的二次漂流都是在金沙江流域漂流,尚未进入长江主干流,确切命名为“漂流长江源”。我告诉你一组对比数字:美国人一艘船的设备耗资4000美元,我们是3000元人民币;美国人的一支船桨就40多美元,我们的仅十几元人民币;美国人一天的补助是300美元,我们每天2.5元人民币……你知道肯沃能吗?他是美国队的队长,是世界著名的漂流探险家。别人“武装到牙齿”,我们只有一腔热血。

我的两次长江源漂流

  问:谈谈漂流的实际情况吧。

  冯:1986年6月3日,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于长江正源沱沱河下水开漂。在漂流了1000多公里的距离,经过了53天的平静水面后,我们来到了尧茂书遇难的地方——金沙江。真正漂长江是漂金沙江。金沙江全长2300多公里,落差3000多米,是真正危险的地方。当时选两条船10个队员,我被选上了。

  第一天我们就下去了,就是尧茂书遇险的通天河。尧茂书正是在这里的通迦峡遇难。就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才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此时,美国探险队已于7月11日沿沱沱河下漂,他们随时会抢到中国队前面。我们决定孤注一掷,冒死冲滩……

  记:整个长漂,包括美国队、洛阳队在内共有11位漂流队员牺牲,真是悲壮。

  冯:法国一支由银行家、企业家组成的漂流队1987年漂流扎伊尔河,全军覆没,当时的法国总统发表讲话,称为“法国的国家精神”。面对逝去的战友,我只想说,一个人用他的全部生命做一件事,是值得尊敬的,但他们的牺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伤痛。虽然探险运动肯定会有风险和付出,但如果换作各方面经验都有所积累的今天,有些损失还是可以避免的。12年后的雅鲁藏布江漂流探险,我就看到中国的漂流运动慢慢走向成熟和理智。

  记:2015年7月,你作为安全顾问参加了“重走尧茂书之路”漂流纪念活动,感受如何?

  冯:感慨万端……路线是从沱沱河下水,漂到玉树。到达通迦峡,一种不安涌上心头。当时的流量是2200立方米/秒,尧茂书遇难时的流速是900立方米/秒,高出了两倍多!我们的一艘船被冲翻了,幸好队员穿的是最好的防水保温救生衣(里面有干衣),还有头盔,冲了几公里被救上岸。当年尧茂书穿的是海上保温救生服,落水后衣服立即充气,人浮在水面无法游动,很快就昏迷了……这也是拜科技进步所赐。

  江流水量很大,说明冰川出现了退缩溶解。1986年漂流时,长江上游的通天河还是干流,当时只在河中央看到了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沙丘;1993年我再去时,通天河已有了网状水系,出现成片沙化,拖船的身影也出现了。现在呢,水天茫茫,令人忧心……我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长江源的行动中来。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