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徐善新:“我的农业基地不怕涝”(图)
//m.auribault.com 2016-08-0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更多

“我的农业基地不怕涝”

一名作家变身“避灾农业”专家的传奇

  夕阳下,63岁的徐善新站在田野里,望着洪水中毫发无损的水生蔬菜,略显自豪的目光里,都是自己20年前的样子。

  作为曾经的作家——现在他的主要身份变成了“避灾农业”专家——徐善新也许会觉得,记者写他的这句话太过矫情,但他20年在水生蔬菜领域付出的艰辛,以及这些努力的成果在洪涝灾害中的出色表现,让人不得不心生感慨和敬意。

  “水涨菜高”,基地在洪灾中安然无恙

  “暴雨倾盆的日子,白天我坐在阳台上看雨,夜里可以枕着雨声入眠,不担心我的基地会被淹掉。”在徐善新的博客里,他这样描述自己在大雨中的心境。

  但很多种植户却在不安和焦急中度过了这个梅雨季。

  6月18日入梅以来的强降雨,导致安徽安庆、宣城、六安等13市不同程度受灾,许多地方成为一片泽国,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500万亩,绝收面积超过500万亩。

  大雨中,在安庆市宜秀区大枫村,徐善新的山泉水生蔬菜研究所基地是另一番景象。

  “所有蔬菜、粮食都长在水面上,‘水涨菜高’,加起来有近40亩,全都没有受影响。”徐善新说。在基地废弃的老办公用房上,洪水留下的印迹还清晰可见,“整个基地路面全部被水淹了,大概有四五十厘米深吧,我每天都只能?水进来。”

  在徐善新的手机里,还留着当时拍摄的照片,水生芹菜、无土水稻等,浮在水面上,而相邻的稻田,已经被水淹没,变成了一片汪洋。

  如今洪水已经退去,在大枫村,其他村民用常规方式种植的水稻等农作物,由于长时间被水浸泡,加之7月中下旬的连续高温,叶片、叶尖已经大面积发黄,减产已成定局。

  徐善新的基地在这次洪灾中表现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让人惊讶,没有任何损失,“还发了一点洪灾的财,因为大雨过后,很多蔬菜都涨价了。”徐善新说,身边的朋友以前不太理解他的做法,但现在看到了自然水体无土种植技术带来的好处。

  洪水中,徐善新写了一首诗:“雨鞭虐长江,林稍鱼虾游;我与洪水盟,水面辟田畴;东湖种稻麦,西湾浮芹藕;脚下飞绿云,肩上立白鸥。小技传天下,月明蛙声稠。”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