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亚丽:我在博物馆修文物(图)
//m.auribault.com 2017-02-21 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 更多

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文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侵蚀是王亚丽的强项之一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红遍大江南北。纪录片里的宫廷文物修复师,人人手上有一门绝活儿:瓷器、字画、漆器、钟表……那些穿越千年的物件儿,被神奇的工匠拂去岁月的痕迹,焕发新生,重新站在现代人的面前,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或奇伟不凡,或瑰丽绚烂。王亚丽在广东省博物馆工作,很多人好奇地问王亚丽:你是做哪一类文物修复工作的?

  这时候,王亚丽会适时给朋友们做科普:“文物保护应遵照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方针。原来文物保护只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小分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提升,文物保护已从传统的修复手工活演变成一门系统的科学。”

  【人物简介】

  王亚丽,山东莱州人,1978年出生,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王亚丽,副研究馆员,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同年进入广东省博物馆工作,现任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文物预防性保护及文物的生物退化防护研究。

  心无旁骛的工匠精神

  事实上,王亚丽是一名学生物的理科生。在广东省博物馆,她主要承担馆内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馆内藏品日常性维护及抢救性保护工作,并配合馆内的多项展览维护文物的安全,保证文物的安全陈展。除此之外,她也常常到田野考察,不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物考古,而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文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侵蚀等。

  2015年,王亚丽参与雷州石狗的病害调查及防风化保护研究工作。在雷州石狗从上古时期开始就代表生殖崇拜。王亚丽与课题组成员奔赴雷州的田间地头,看到未曾受到保护的石狗遭受了严重的风化。如何保护这些文物?她与研究团队调查了当地散落的石狗的保存现状以及各种病害情况,小心翼翼地取下各种青苔等生物及环境样本,在实验室中分析检测,筛选多种不同的保护方法,最终筛选出有效的保护方案。

  博物馆藏文物保护已从抢救性保护修复,向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防止文物产生劣化的方面转变。

  2015年,王亚丽参与申报并获批了国家文物局的重点保护项目——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这也是国家文物局第一批预防性保护示范项目。经过努力,现在,广东省博物馆已经建立了全馆文物保存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自博物馆提升了文物保存环境后,在引进对外展览中,例如《重返巴洛克》、《最早的美洲人——北美原住民艺术展》等对外交流展览时,均根据展方的要求,调控、监测各种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对此,展方也赞叹:“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认真,监测、调控技术也非常先进。”

  尽管并不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所展现的传统手艺人,但王亚丽非常认同他们所传递的工匠精神:“择一事,终一生。”确实,对于从事文物保护的科研者来说,每一个数据的得出都经过千万次的测试,每一个方案的制订都经过千万遍的推演。

 贰

  屡败屡战的坚持进取

  择一事,终一生。在王亚丽看来,这是一种执着的坚持精神,是满怀热爱地进取努力,不浮躁,不放弃。

  谁曾想到,这个出生于山东的农家女孩儿,在青春最灿烂那几年,一直走不出高考失利的阴影。

  成绩一直优异的王亚丽,高考却失利了,看了分数后她痛哭不已。不得已,王亚丽在填报志愿的纸上写下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带着高考失利的苦楚,王亚丽前往学校报到。这四年,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极少有高兴的时候。她还是希望继续深造,考研是当时唯一的路。

  但“考神”再一次开了小差。2001年,王亚丽差几分没有考上中国科学院,而是被调剂到海南省的一所大学。带着失利的苦涩,王亚丽在海南读了三年研究生,学的是植物发育。

  毕业后,王亚丽来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在这一年多里,王亚丽几乎如读研究生一样,白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晚上回家看文献。

  王亚丽决心考博士。这一次,她如愿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博士,跟随导师做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降解分析研究的课题。那几年,她常常黑天昏地埋首于实验室,每天重复地培养菌、采样、检测分析。三年时间后,她终于如期毕业。

  机缘巧合。2009年毕业那年,广东省博物馆想招一名读生物的毕业生。王亚丽就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