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魏德友:一个牧羊人 一座“活界碑”
//m.auribault.com 2016-07-31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更多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30日电 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牧道驶进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一间用土块和牛粪砌成的屋子孤零零地立在空旷的草原。土屋往西1公里处,一群羊撒在草地里悠闲地啃草,旁边有一个身着迷彩、戴着白帽的黑老头,骑在一垛野草上呆呆地盯着,手里不时拨弄着挂在胸前的那部黑色收音机。

  这位老人叫魏德友,就是我们要找的人,一个穷尽一生扎根中哈边境草原“无人区”的人,一个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的人。

  孤独与陪伴

  每年夏冬牧季,超过5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就剩下魏德友一家和100多只羊。夏天,蚊蝇成群,叮得牛羊到处乱窜;冬天,雪厚近一米,这里几乎与世隔绝。

  从英俊小伙到耄耋老人,当其他人一个个离开,魏德友吆喝着羊群孤身坚守,至今已有52年。在那遥远的地方,他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绕地球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从未发生一起涉外矛盾。

  而今,76岁的他仍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守寂寞,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他说:“我要一直守下去,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也许是远离人群太久了,魏德友始终话不多。与他朝夕相伴的,除了妻子刘京好,就是一部小收音机。

  记者走进他简陋的家里,只见他喝了口水,从脖子上摘下收音机,用粗糙的手抹去沙土,小心翼翼地放到柜子上。这部收音机,是这个不抽烟不喝酒的老人两年前赶集时花80块钱买的。他放羊时,巡边时,种菜时,机子不会离身。收音机只能收到4个台,但对老两口来说已经知足了。

  草原风大,夹带着沙土,收音机特别容易坏。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魏德友整整用坏了50台收音机。

  1967年,魏德友从山东老家娶回了并不情愿嫁给他的刘京好。千里进疆路,愈行愈荒凉。火车换汽车,汽车转驴车,刘京好走一路,哭一路。而条件更差的还在后头——他们即将入住的“婚房”,只是戈壁滩平地挖出来的一个地窝子。

  “沙暴一来,地窝子里的人就全变成了土猴。”她回忆说,这里牛虻和蚊子太厉害了,大牲口被叮一口,都疼得直蹦,她胳臂、腿上每天都被咬得肿起一大片,“当时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坚持住,留下来。”

  生活了一个月后,刘京好再也忍不了了。一天中午,干完活儿就径直回了家,把衣服打个包袱,扛上就走。她不知道该去哪儿,只想离开荒凉的萨尔布拉克。

  魏德友从地里回来,看见家里乱糟糟一团,妻子的衣服全都不见了。他立时往出连队的小路狂奔,跑了40多分钟,远远望见妻子的身影,一边喘气一边大声喊:“你往哪跑?有狼呢!”

  “他还真唬住我了,我没再继续走。”忆起青年时光,刘京好忍不住笑了,“后来,他追上来,连拉带哄带劝,把我又带回了家。”

  当时,她认准了魏德友一句话——“咱在这待上几年,到时我和你一起回老家!”

  然而,这个承诺至今都没有兑现。

  绝望之时

  随着孩子降生,刘京好的心逐渐定下来了,开始了解当地一些情况:这片草原是个通外山口,曾发生过严重的边民外逃事件。甚至,外国人来拉运中国边民的汽车在这片荒滩上轧出了一条路。而魏德友把守好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使命。想到这些,她越来越理解丈夫。

  魏德友是个老兵。当时,从部队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屯垦戍边,30多名战友一下车都傻了眼,茫茫戈壁什么也没有。大家住在地窝子里,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魏德友和守边牧民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后退。1987年冬天,魏德友像平时一样在黄昏时分出去巡边。他骑着马绕完一圈准备回的时候,突然刮起了暴风雪,嘶吼的风刮得他睁不开眼,大雪漫天,一会儿就淹没了牧道。

  风太大了,马都只能侧着头走,很快就迷了路。魏德友使出浑身的劲儿拉着缰绳走,寒风刺骨,筒靴里漫进了雪,汗水浸透的衣服冻成了冰。走走歇歇,5个小时过去了。已经筋疲力尽的他扶着马,摘下帽子,看着四周白茫茫的一片,不知如何是好,脑子里已冒出绝望的念头。

  就在这时,前方亮起几道白光。“是手电筒!”他心里腾起了希望,赶紧打开自己的手电,使劲地摇。远处的人影渐渐地清晰起来——是边防连的战士!魏德友逃过了一劫。

  他回到家已是半夜,担惊受怕了一晚上的刘京好红着眼眶,给丈夫烧水、换衣服。看到他冻得浑身哆嗦,刚想埋怨两句的妻子低着头,独自落泪。

  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都逐水草而居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魏德友依然坚守在空旷的草原深处。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