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物名片
吴锦泉,1928年出生,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乡五星村村民,共产党员,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累计超过4万元。2012年,获得“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今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耄耋老人感动中国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这是一段颁奖词,更是一位年过八旬老人的生活写照。
3个多月前,“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以吴锦泉老人的故事作为开场。央视演播厅,背景是老北京的胡同儿,须发皆白的老人坐在小马扎上,带着他最熟悉的那套工具,安静地磨着剪刀……这成为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多年来,一个不多见的景象。
“和很多慈善家比起来,老爷子捐的不算多,但和自己的生活比起来,老爷子捐得太多了,简直就是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老人的善行义举经由现场播放的视频在大家眼前铺陈开来,其中展现出的大爱人生令主持人白岩松感叹唏嘘。在他和老人的对话中,吴锦泉笑着说,自己身子骨很好,一点都不累,而且,他还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日前,记者电话联系上吴锦泉时,对于这段获奖经历,从老人的言谈话语间仍能听出喜悦与激动,“真的没想到,会获得这份荣誉。”他随即谦虚地表示:“我做的这些事很小,人们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让我很感动。”
从首都北京回到五星村,“做善事的磨刀老汉”在当地可谓人尽皆知。但对于吴锦泉来说,生活并未因此而改变,他几乎还是一天不落地准时骑上自行车出门,在并不固定的一个个路口支起摊子等待生意上门。磨一次刀仅有几元钱收入,老人还是会尽可能地省下来,待攒到一定数目后,基本悉数再捐出去。
“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能存下来多少,就捐多少。”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959年8月8日入党的,“党号召我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就一直记在心里。”
这些年来,为了磨刀这桩生意,更为了能攒下钱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吴锦泉最远一天骑车走过30多公里。中午常常自己带上点儿干粮,跟小区的居民要点儿开水就是一餐。现在磨一把刀已经涨到4元,老人每天从早晨8点一直干到下午4点,收入最少十几元,最多不足1百元。
点滴捐赠大爱人生
常听人说:“慷慨不是看你付出多少,而是看你拥有多少。”
2008年,将积攒的1000多元钱捐给红十字会,那些钱有大大小小的硬币,也有又旧又褶的纸币;
2010年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捐款1000元;
2013年,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966.2元(其中一元硬币1714枚,五角硬币503枚,一角硬币7枚)。
2008年到2015年,总共捐款37148.4元。
……
七旬“磨刀工”的快乐生活(图) | 2014-02-27 |
宋长德:八旬老人义务磨刀十年 | 2014-02-27 |
劳模朱硕杰:不能只当生活的旁观者 要做文... | 2014-02-27 |
朱涛:懂得感恩离成功更近(图) | 2014-02-27 |
87岁磨刀老人再度“感动中国”(图) | 2014-02-27 |
王宽:17年茶楼“卖唱”养育6名孤儿(图) | 2014-02-27 |
黑龙江富裕县八旬退休老职工姚承贵:人老心... | 2014-02-27 |
耿家盛:车工就玩儿“一把刀”(图) | 2014-02-27 |
翟筛红:一朵刨花里的匠心 | 2014-02-27 |
八旬老党员行走全国献爱心(图) | 2014-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