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徐立平:三十载为国“铸剑”(图)
//m.auribault.com 2017-03-27 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上千道的制造工序中,危险而重要的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经常需要“匠人”一刀一刀地

三十载为国“铸剑”

记航天科技四院7416厂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上)

刀锋匠心徐立平。(资料图) 三十年,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在火箭固体动力微整形岗位上,徐立平凭着精湛技艺,将允许的0.5毫米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下。他用手中的刀:“铲、切、挖、补……”,为共和国的战略导弹研制、载人航天和嫦娥奔月等工程贡献着小技工的大能量。

  航天科技四院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生产和试验的研究院,7416厂作为制造工厂,徐立平和他的同事承担着主要生产任务。

  一铲一削见“刀工”

  21岁钻进装满火药的发动机历练

  上世纪80年代末,徐立平的母亲温荣书为儿子选择了从事技工的职业。

  “学门技术有饭吃。”72岁的温荣书是我国航天固体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员工,辗转四川、内蒙古、陕西三地,工作的性质、危险程度,她比谁都清楚。那个时代流行一句话:“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小电工。”作为第一代产业工人的母亲希望儿子能走“正道”。

  1987年,19岁的徐立平从陕西航天技工学校毕业后,成为航天四院7416厂一名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形。他回忆说,刚进厂的安全教育课上,巴掌大的废药遇到明火后,瞬间冲起巨大的火光和浓烟,给他来了个下马威。随后,参观点火试验,腾起的蘑菇云,迎面扑来的热浪,让他深刻意识到岗位的危险性。

  “老职工都能干,我怎么就不行。”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和肯专研的劲头,徐立平很快脱颖而出。

  1989年某月,一台即将试车的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故障,专家组在反复论证后做出艰难决策:病灶处挖药,就地修复。

  徐立平主动请缨,参加了突击队。

  所谓挖药,就是钻到发动机燃烧室里,人如“材芯”,在火炸药壁上,一点一点抠挖。

  这些年,徐立平的徒弟杜鹏也参加过多次挖药任务。他说,人躺在棉布上,慢慢地向前挪动,大气都不敢喘。用铜铲、竹铲挖药时,忍受着浓烈的刺鼻气味,一次只能坚持十来分钟,最多能挖四五克药。脚上虽然绑上长长的带子,出现情况,助手可以把自己拉出来,但一次也没用过,也来不及。

  比杜鹏高半头的徐立平,个头一米七八,半躺半跪,还要猫着腰,才可能不触碰药面。“干活时,除了挖药的沙沙声,就只有自己的心跳声。”他后来回忆说,“休息时,头晕、恶心、呕吐、腰疼,盖过了恐惧。”

  两个月后,他们成功找到故障原因,发动机修复了,徐立平荣获了个人三等功。

  可由于长时间猫腰,徐立平患上了脊椎炎,双腿疼痛无法行走。医生建议拉伸腰椎,他给家里装上了带有单杠功能健身器材,身体才慢慢地得到恢复。30年来,这样的危险任务,他不记得承担过多少次,但每一次,他都冲在前面。

  “我爸从来不跑步。”徐立平22岁的儿子徐浩隽说,小时候,还总抱怨爸爸不陪自己锻炼,后来才知道他身躯微微左倾,一条腿粗,一条腿细,得了职业病。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