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经典文献-正文
2017年学者案头书
//m.auribault.com 2017-12-25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真切理解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走势

马勇

研治中国史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部文献集

  章太炎是中国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其意义可与孔子、刘向、郑玄、朱熹等人相媲美,其学术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学术进程,但其作品却因为时代变迁,政治风云,文字艰涩,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整理。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缺憾。1980年代初,章门弟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时推动《章太炎全集》(许嘉璐主编)的整理与编辑,并迅速出版了前几集,受到知识界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经济大潮迅速席卷了中国各个角落,《章太炎全集》整理戛然而止。上海人民出版社如今接续出版的《章太炎全集》历时四十年,跨越了几个时代,参与编辑、整理的,既有章太炎及门弟子,更多则是晚几辈的学人。这部书是目前收罗最全的章太炎作品集,是研读章太炎、研治中国史一部非常值得注意的文献集。

探究中国人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

  中华民族具有久远的历史,但作为概念的“中华民族”满打满算不过百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却又是事实。这是因为中国历史并不是现代西方民族学意义上的民族形成史,中国自古以来直至近代,其实就是儒家所说的“以夏化夷”的历史,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文明不断向周边扩张,柔性的暴力的,兼而有之。在这样的形成过程中,原有的周边族群无法也无需继续保留自己的文明形态,毕竟中原文明是那时东亚地区最高级的一种文化,所以,迟至西人东来,中国都不存在复杂的民族问题。甲午后,民族国家重建提上议程,《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兴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所探究的就是那之后中国人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这是一部穷尽相关史料的扎实研究,对于真切理解过往一百多年中国历史走势极具帮助。

历史巨变中的晚清人物的反应

  所谓近代中国,就是古今中外交织在一起重新选择方向的历史。这是中国自秦汉以来最大的历史转折。面对这样的历史巨变,各色人等基于各自的阅历、知识、胸襟等,都会做出不同反应,出于至诚,发自内心,不论激进,还是保守,其实都值得给予适度尊重。历史研究当然不是道德评判,但肯定有自己的价值观。李细珠的《变局与抉择:晚清人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细腻手法,详尽史料,研究描述大变动时代慈禧太后、曾国藩、倭仁、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刘铭传、张人骏,以及管庭芬、魏源、容闳、谭嗣同等人的历史,对于重新理解近代中国极具价值。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1 2 3 4 5 6 共6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