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彰显历史名城风貌
欧潭生
//m.auribault.com 2016-06-15 来源:福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化,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作为八闽首府,福州有着极其珍贵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瑰宝。我们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我市保护历史文物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进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全市文物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回顾我国文物保护的历史,作为老文物考古工作者有着深刻的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务院和国务院颁布的文物保护工作条例,宣布出土文物概归国有,公布全国和省市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禁止文物买卖,打击文物走私,结束了解放前丧权辱国、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局面。随着中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大批珍贵文物出土,中国考古学成为显学,位居国际先进行列。改革开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使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文明史,历史文物承载着证史、补史、修史的重要功能。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国家不可再生的资源。新时期更要重视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福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对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02年4月担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为福州市文物局局长曾意丹编著的《福州古厝》作序中强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他还深情地说:我有幸主持过福州这座美丽古城的工作,曾为保护名城做了一些工作,保护了一批名人故居、传统街区,加强了文物管理机构,增加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衷心希望我的后任和全省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比我做得更好一些。历任的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没有辜负习近平同志的谆谆嘱托。有目共睹的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把破烂、拥挤不堪的南后街改造成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受到福州市民和海内外乡亲的赞誉。现在,有朋友来福州,第一选择的参观点就是三坊七巷和扩建后的林则徐纪念馆。已经建成的鼓岭片区、马尾船政总理衙门以及即将建成的上下杭、烟台山片区,无不体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还在规划鼓楼区冶山公园、晋安区闽越王城公园等具有两三千年历史底蕴的文化景区。

  作为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首任馆长,在筹建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文化,以闽侯县昙石山遗址为代表,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链接闽台两省,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第一灯”映衬了5000年历史文明的曙光:“日本人骨”显示出中日人种的渊源;18件陶釜说明福州人爱喝汤的文化始于5000年前的昙石山;3000多年前的原始青瓷釉是昙石山人对中国瓷器上釉技术的重大贡献。2001年8月27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陪同时任文化部长的孙家正参观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话语间充满着对祖国历史文物的深情和关注、对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尊重和爱护。我们绝不辜负习总书记的厚望,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福州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

  福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作为八闽首府,2200多年的建城史给福州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文物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保护好福州的历史文物,留住更多的乡愁记忆,我认为要紧紧抓住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这个重要课题,在传承历史文化与加快城市建设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将文物保护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让历史文物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彰显新价值。

  福州文物古迹众多,文保工作千头万绪。做好文保工作,首先要探寻福州最大的考古证据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史记》《汉书》记载的闽越王城——东冶港。

  闽越王无诸修建的冶都在哪里?宋《三山志》记载:“闽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从此,历代志书都说冶都在冶山西北钱塘巷附近。上世纪80年代,武夷山汉城发现以后,部分学者认为“冶在闽北”,武夷山汉城就是闽越王都城,从而修建了庞大的“闽越王城博物馆”。

  首先,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提出质疑,根据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书记载,闽越王城冶都应该在福州。因此,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还是把闽越王城冶都标在福州。他希望福州的考古工作者努力寻找冶都在福州的考古证据。1996年我主持发掘新店古城,《福建福州市新店古城发掘简报》发表在《考古》2001年3期。2002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福州建城2200年”系列活动就是根据新店考古发现的证据。新店考古发掘两年后,在古城西益凤山发现一座闽越初期的大墓,验证了闽越王城在新店古城的结论。若挖开北城墙外和东城墙外8.8米宽的护城河,还可获得更多的考古标本和证据,再现闽越王城壮观的风貌。

  近年来,屏山一带考古证实:只有闽越国末期余善宫殿和水军基地遗迹,并未发现战国至汉初的城墙遗迹,连西晋太康二年严高迁城的城墙遗迹也未找到。屏山一带最早的城墙是王审知时期修筑的唐五代城墙遗迹。

  2002年3月29日,著名秦汉考古专家、原《考古学报》主编、祖籍泉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展岳先生在北京永安南里寓所为黄荣春《闽越源流考略》写序时,对冶城之争作了总结(他曾多次考察新店古城和武夷山汉城):闽越国的冶都(东冶)在今福州北郊新店镇古城村,战国末闽越王无诸创建。建议省市领导和政府,以及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要重视福州新店闽越王城这处真文物的开发利用,筹建福州市闽越王城博物馆。

  闽越王城——东冶港,还牵涉到“一带一路”战略中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问题。大家知道,陆上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至少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复立”闽越国的东冶港。《后汉书》载:“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当年,往北的陆路未辟,关山阻隔。广东广西乃至东南亚越南等“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都要经过福州东冶港,南来北往形成了汉代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如果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那么,比张骞还早60年的闽越王无诸修建的东冶港早已开创了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因此,福州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而且是古代海上交通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起点——东冶港。史籍记载,越南等东南亚与汉长安和朝鲜、日本的海上交通都以闽越东冶为起点。

  人物名片

  欧潭生,福州人。1963年从福州高级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8年~1988年在河南信阳地区从事文物考古工作。1988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到福建博物院,199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文博研究馆员,1998年任省文化厅昙石山博物馆筹建办副主任,2000年3月任昙石山博物馆馆长,2005年5月退休。2006年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先后兼任闽江学院考古学教授、福建师大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导师、民盟福建省委老龄委副主任。出版著作《闽豫考古集》《欧潭生考古丛谈》,发表论文200多篇。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