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的思考
王胜楠 项辉
//m.auribault.com 2016-01-04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2015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吸引12万余人次参观、参会或参与活动,其中包括200多位来自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澳门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人士,还有来自国内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40余个城市代表团,430余家知名以及成长型电商企业。

核心提示

  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推进城市国际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杭州将承办2016年G20峰会和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杭州城市国际化进入一个新的窗口期,也是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机遇期。要进一步着力提升城市软硬件设施,加快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推动城市国际化与城乡一体化、开放带动与创新驱动在更高水平上的良性互动,推动杭州实现“凤凰涅??”“浴火重生”式的全新变化,不断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找准“城市国际化”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2016年G20峰会时讲道:“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杭州城市国际化指明了方向。杭州所要实现的国际化,不仅要有高度现代化特征,让世界能体验到现代城市的时尚、便捷和活力;更需要延续杭州千百年来所传承和构建的自然特征、历史特征和人文特征,让世界能感受到东方名城的底蕴、品质和魅力;这才是杭州实现差异化、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杭州真正走向世界、打造国际化名城的制胜所在。

  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杭州应着力彰显三大特征:一是进一步彰显“传统经典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特征。作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自古以来文化昌盛,古迹繁多,素有“文物之地”、“东南诗国”、“书画之邦”等美誉。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中,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始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具有“东方之美”内涵的“山水城市”典范。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要继续立足好、保护好、传承好城市人文底蕴和历史遗存,把“东方美”理念外化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力和方法论,深入挖掘符合东方品质的市民生活、产业格局、社会结构、文化事业和生态环境,让这座“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继续闪耀于世界东方,并不断放射出时代光芒。二是进一步彰显“休闲·文化·创业”三位一体的特征。杭州是一座休闲、文化、创业协调互动、和谐创新的城市,是一座“人城相融”的城市。只有把文化上的差异性、唯一性与城市经济运行相结合,才会形成城市在发展上的独特优势。而“休闲·文化·创业”三位一体就是杭州的发展特色,是杭州城市较高生活品质的体现,符合城市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中,要继续注重促进三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创新联动,以进一步强化杭州发展的特色优势。三是进一步彰显三美融合的特征。2013年,杭州提出建设 “美丽杭州”战略目标,要打造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中国先行区。杭州正在探索一条人与自然、社会、城市互融互动、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在接续努力中保护生态美,在共建共享中实现生活美,在转变发展方式中促进生产美。杭州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也应体现“和谐共生”这一东方传统哲学智慧,让城市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文气息更加浓郁、创新活力更加迸发。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杭州要以承办G20峰会和第19届亚运会两大国际性活动为契机,着力改善城市软硬件设施,加快营造国际化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推动杭州实现突破式、整体性的全新变化,以最好的形象展现给全世界。

  一要当好东道主。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办,要按照“有创意、有创新、有特色、有精品”的要求,举全市之力,确保办出特点、精彩成功,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和美好回忆。二要打造国际会展城市。要借今后几年承办重大国际活动国际知名度提升的契机,提前谋划、提升服务,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产业,以环境、服务、政策吸引国际知名会议、展览落户杭州,邀请重要国际机构来杭设立亚洲地区总部、分支机构,全力打造国际会展城市。三要培育自主会议活动品牌。依托杭州特色产业及山水环境,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按照国际一流的目标,进一步培育云栖大会、杭州国际马拉松等自主会议和活动品牌。承办国际活动时,要在相关活动标识、会务用品、参观线路、纪念品等设计过程中,注重城市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注重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宣传和展示,积极向全球推广杭州城市形象、特色文化及优势产业,真正实现借梯登高,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程度。

要着眼生活,注重细节

  杭州推进国际化建设,要注重由工程项目带动向细节积累转变,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杭州是东方品质之城,这座城市的品质之美、精致之美,首先应体现在日常的生活细节、服务细节中,体现在大大小小的社区街巷中,体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中。杭州已具备打造国际化都市的基础条件,但细节却最终决定国际化能做多好、能走多远。杭州所要实现的国际化,要见人、见生活、见服务、见细节。

  一是借助重点项目,强化城市功能配套。以举办一系列重大国际项目为契机,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加快地铁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设,提升会议场馆、酒店宾馆国际化接待能力,积极构筑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和宜居环境,有序建立与国际先进城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统筹扩大开放以及城市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规划,从整体上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进程。二是构建就医就学保障,营造国际友人在杭便捷生活环境。目前杭州已开设4所国际学校,基本满足国际友人子女就学需求。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上海,分别有34、75、22所国际学校。在医疗卫生领域,杭州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式的国际医院,在杭外籍人士对杭州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整体偏低。建议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医院试点进程,鼓励省市医院与国际一流医疗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支持省市医院开设国际诊疗窗口和医疗专区。探索创新外籍人士子女随班就学机制,鼓励在杭学校与国际名校积极开办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同时,进一步健全杭州国际化语言环境,如规范公共场所和设施多语标识,设立外语咨询服务专线等。三是构建虚拟国际社区,打造国际友人在杭一站式服务港湾。上海、广州等城市国际化程度较高,在政策和地理优势的依托下已建立一批国际化社区。杭州相对而言外籍人口数量不大,居住也相对分散,但近年来建立国际社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建议先依托杭州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平台,整合在杭国际商会、对外机构、行业企业等平台资源,着手构建杭州国际社区网络平台,为在杭国际友人开展工作、交往、休闲、创业等搭建起一站式服务港湾。四是推动国际社群交流,增进国际友人与广大市民的融合互动。围绕中西方重大节日或主题,联合社区、企业、社团、机构等不同主体,组织举办联谊会、讲座、沙龙、品鉴会、主题派对、慈善公益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以增进在杭国际人士彼此间尤其是与杭州市民间的交往互动,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

借力民间,形成合力

  杭州推进国际化建设,要注重由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力量合力推动转变,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要充分依托社会力量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灵活性强的优势,进一步拓展民间对外交流渠道,拓宽民间对外交流领域,丰富民间对外交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国际化真正渗透到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成为城市发展持久的原动力。

  一是开展民间外交行动,讲好“杭州故事”。切实转变以往“见景不见人”的国际传播视角,鼓励社会团体、行业企业等积极开展生活化、常态化的国际交流活动,让世界能够真切地触摸到杭州的风土人文、社会风貌以及市民生活。比如,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每年组织的开展“杭州国际日”活动,就是联动社会各界力量,将杭城特色街区、品质社区、乡村民宿、文化场馆、历史遗产等串联成线,邀请外交官、国际媒体、国际艺术家、外籍高管等国际嘉宾进行深度体验,以更为生动、活泼、全面的视角传递出杭州声音。二是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集聚国际资源。鼓励在杭国际商会、龙头企业、院校机构等,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搭建平台等方式,积极引进世界各地优秀资源。如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通过举办中国丝绸流行趋势发布会,组织杭州与意大利丝绸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筹备国际丝绸企业促进发展联盟等工作,有效推动了杭州丝绸品牌提升和国际化步伐。三是推动东方特色文化现代演绎,加强文化交流。杭州国际化,文化要先行。杭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杭州有条件也有责任,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弘扬,为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交流作出贡献。杭州影视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大众文化艺术。建议依托在杭影视机构、企业,围绕杭州特色文化及城市元素,与洛杉矶、戛纳等国际影视名城开展合作,积极创作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影视精品。四是推出一批标志性区块,打造国际级精品。杭州已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千里通波、百舸争流的京杭大运河和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还要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好良渚文化村、湖滨国际名品街区、南宋御街、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生态公园及系列特色小镇,打造出一批国际级精品区块。(作者单位: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