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思想者-正文
千金散尽又何妨
高元兴
//m.auribault.com 2016-06-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更多

  李白在《将进酒》中吟出这样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金”,千金算得了什么呢,即使散尽又能怎样呢?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这是身外之物,珍贵的是友情,重要的是真心。那么,还是请君“将进酒,杯莫停”吧,即使钱暂且不够,还有“五花马,千金裘”可以用来换“美酒”的。惟有如此的美酒,才能“会须一饮三百杯”;惟有如此的氛围,才会“与尔同销万古愁”。

  但“千金”,毕竟是很大的一笔数目,“散尽”后怎么办?不要说饮酒作乐、借酒浇愁了,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何以解决?诗人潇洒地答之:“还复来。”怕什么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何愁钱乎?

  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的李白对金钱作如是观。当然,作如是观必须要有非凡才识,且要自信,这“才”是“必有用”的才,而非“歪”才或“庸”才。才华被惊为天人的李白无疑是有说这话的资质的。他曾“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由此可见。

  确实,“千金散尽”眼都不眨,是需要一种超然大度和底气的。超然大度是性格决定的,底气则是一种资本的磨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性格是豁达和豪爽的,他的底气源于“斗酒诗百篇”的旷世奇才。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气度,有这种气度的人也不一定都值得夸赞炫耀。从李白对金钱的达观态度,我们至少有这样三点赞誉:不为金钱所诱,就不会对权贵“摧眉折腰”;不为金钱所动,就不会处心积虑谋财;不为金钱所累,就可以洞达世事,淡泊情怀。

  能将“千金”散尽有如大诗人李白者,并非吾辈可比;能拥有“千金”身价而笑傲凡尘的,也非俺们所及。寻常人谈金钱事,虽然有点“俗”,但也绝非“不可耐”。

  纵观今古人寰,“千金散尽”眼都不眨的人肯定很少,大多数还是会“眨”的,有些还会“眨”出泪来,“眨”出痛来。有些人即使拥有“千金”,甚或“万金”,也不会“散”,不愿“散”,即使“散”得有理,即使“还复来”,也要踟躇再三,反复思量,不愿轻而易举散去。这些不愿“散”者,其实大都对金钱还是看得开的,只不过他们知道金钱来之不易,要将“千金”用于最需用之处,用在刀刃上。

  有些人虽有“千金散尽”之气概,但惜乎囊中无“千金”可散尽,只能慨然而已。然而,虽如此,精神却富有。一方有难,寝食难安,倾尽仅有钱物,爱心奉献于人。不以多少论英雄,唯有甘苦寸心知。滴水之恩,滋润情思。

  当然,也有人一看到钱,眼睛就会熠熠发光。敛财聚财,“千金”复叠,“万金”相堆,对己吝啬,于人苛刻。也有人华屋豪车,声色犬马,挥霍无尽,乐此不疲,将“千金散尽”演绎成无节制的享乐。对这些人,只能以金钱之奴隶相称。

  还想赘言若干。“千金散尽”后,究竟怎么“复来”?是真如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材”而“复来”吗?但从历史来看,恐非完全如此。有些人虽才高八斗,却未必能“复来”金钱。这其中原因各异,或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或因品性刚直,不为五斗米折腰,只能空谈满肚皮抱负,感叹囊昔壮志凌云也。而有些未必有“材”的,却能左右逢源,“官运”亨通,“复来”千金奈我何?至于另一种人才,姑且也算一种“材”吧,貌似精英,心无良知,贪腐无度,“复来”许多不义之财。

  依笔者之见:爱财并非不好,即使超凡脱俗如李白者,也不会拒绝金钱的微笑的。“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酒也是需要金钱的。既然立足于社会天地,就不能没有金钱的光影闪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散”财,亦需有理。对“财”,不能沉迷;对钱,不能不择手段地攫取。一个人,不能“除了钱什么都没有”。同样,千古酒仙唯李白。我们不是李白,不必“将进酒,杯莫停”,将千金散尽,也不用“五花马,千金裘”换酒。但我们有千年的道德之范,有真善美的民族传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社会有需要、民众有疾苦时,应急救难,济困扶贫,人人献出一片爱,千金散尽又何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