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
//m.auribault.com2018-04-24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徐简
近年来,随着网购市场不断扩大,一系列“家庭作坊”式产品开始风靡网络市场。这些家庭作坊一般宣称“纯手工自制”“妈妈牌”“无添加”“纯天然”等。但是,“家庭作坊”式网店出售的商品,有不少都属于“三无产品”,一些食品缺少营养成分表、条形码、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产品标准编号等信息。(《法制日报》4月23日)
编辑:张苇柠
沈 晨:警惕家庭作坊式企业用工风险 2014-06-10 |
正规军吃不饱 2014-07-08 |
徐大发:摊贩管理条例只是法治第一步 2015-08-04 |
朱永华:监管不除“污渍”洗涤业只会越洗越脏 2015-09-24 |
张西流:还有多少黑作坊需要记者去发现 2016-01-08 |
马涤明:“黑作坊”为何敢耍横? 2016-01-08 |
一再犯事的“饿了么”咋才被处罚? 2016-03-17 |
“三无”作坊 2016-08-10 |
管好小摊贩对于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2016-08-18 |
“假驴肉” 2018-01-09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