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打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徐简
2017年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职业打假人涉嫌敲诈勒索案件4件,批捕8人,起诉2人。恶意打假人以净化市场为外衣,知假买假,故意寻找违法违规商家,以高额赔偿作为撤销投诉的交易条件,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其行为已违背诚信原则,触犯了刑事法律。(《法制日报》5月28日)
             编辑:张苇柠
            
           | 惠铭生:环保部约谈市长能否让百姓“在场”?2015-03-27 | 
| 徐甫祥:谁在算计40名农户的巨额货款?2015-06-12 | 
| 梁子叙:干部禁赌承诺书切莫一签了之2015-08-10 | 
| 堂吉伟德:打假遇到假打,期待更有下文2015-10-16 | 
| 执法者为何不待见民间“打假”2016-03-17 | 
| 社会应重塑对职业打假的认知2016-03-17 | 
| 中工时评:“对账单”背后还有多少“伪装者...2016-03-18 | 
| “打假江湖”的意义大于争议2016-03-22 | 
| 对恶意打假违法不究也是纵容“恶”2016-07-26 | 
| 厘清敲诈与打假才能激浊扬清2016-07-26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