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市场该“减肥”了
            
            | 分享到: | 更多 | 

徐 骏作(新华社发)
进入夏季,不少减肥机构推出各种特惠套餐吸引消费者。有媒体在多地调查发现,从传统的中医减肥到流行的高科技仪器减肥,一个疗程动辄数千元。但是,有些机构却没有执业许可证,不少“医师”培训几分钟就可上岗,使用的一些产品也涉嫌假冒伪劣。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还是因为监管没跟上。卫生部门对擅自经营减肥业务的非医疗机构无法监管,对众多“地下经营”的减肥机构,即使虚假宣传、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工商部门也很难一一监管到位。因此,必须及早消除监管真空,加大巡查力度,一旦发现未依法取得相关证照擅自从事减肥服务的经营户,坚决予以清理取缔。 (时 锋)
             编辑:张苇柠
            
           | 屈 畅:减肥夏令营的小胖墩们2014-08-15 | 
| 肥胖数量扩容 呼吁加量健身2016-04-05 | 
| 建设健康中国须解决好“吃”与“喝”问题2016-05-16 | 
| 大学减肥课也是门技术活2016-05-25 | 
| 大学开减肥必修课体现教改自信2016-05-25 | 
| “减脂效果”挂钩学分岂能好心办坏事2016-05-25 | 
| “减肥必修课”是善意关爱2016-05-25 | 
| 为“运动减肥课”点赞2016-05-25 | 
| 儿童“减肥工程”应以家为主、以校为辅2016-07-06 | 
| 【图说】肥是要减的,心是要长的2016-08-0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