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假冒奶粉合国标”并非社会的小确幸
王传涛
//m.auribault.com 2016-04-06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4日,上海市食药安办表示,对于有关部门此前破获的1.7万罐冒牌乳粉案件,上海市食药安办正协调相关7个省彻查假冒乳粉流向。此前,上海市公安部门破获了生产、销售假冒“雅培”乳粉案件,检察机关已批捕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食药监总局发言人表示,经初步了解,上海市公安部门已经对查获的假冒乳粉进行了产品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新华社4月4日)

  问题疫苗还余波未平,又出来一个假冒名牌奶粉事件,毫无疑问,这又加剧了公众对于健康问题的焦虑。不过,和问题疫苗一样,假冒名牌奶粉事件也存在“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一个”的问题。坏消息是,1.7万罐冒牌乳粉已流向7个省份,具体去向并不好确定;好消息是,官方称,这些奶粉符合国标,不存在安全风险。

  不过,许多人不认为这里面有好消息。对于“假冒奶粉不存在安全风险”的官方回应,选择相信的公众似乎并不占多数。不少家长认为,这年头,连正规品牌的国产奶粉都有可能有毒,假冒的产品合乎国标怎能让人相信;更有人认为,相关部门公开这样说,是在鼓励造假或是鼓励购买假冒产品,也是在推卸责任……

  假货合乎国标,并非是一个笑话;真货未必安全健康,也并非只是传说。早在去年9月份,上海相关部门在调查此事时就已经表示,嫌疑人造假的方式是收购品牌奶粉罐,收购低档、廉价或非婴儿奶粉灌装生产假冒著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也就是说,本案涉及的假冒奶粉,只是低档奶粉,而算不上是问题奶粉,尤其算不上有毒奶粉。

  但是,假冒奶粉合乎国标,并不是一件小确幸的事。一者,这说明,我们的食品监管体制,仍然不是百密一疏,而是百疏一密,又可谓牛栏关猫,连1.7万盒奶粉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流向多个省份;二者,假冒奶粉,许多是从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的,此事说明相关部门对于网络销售的产品尤其是食品,仍然是疏于监管,尤其是面对网络销售新路径时,如何更好地查处假冒产品,仍然是个不小的难题。

  信与不信的问题,关乎的是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公信力,在一个经常性曝光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语境里,老百姓选择不信官方的话语,是正常之事。公信力需要慢慢修复,问题也需要摆出并正视,并且,老百姓有不信的权利,之后还有用脚投票选择市场产品的权利。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用最严格的监管、最有力的问责、最有效的补偿机制慢慢帮公众建立起安全感十足的体制。而这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具体到此案,当务之急,当做好以下两个基本工作。一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要对所有假冒奶粉的去向调查清楚并公布卖家,产品要召回,如有可能还可以通知买家;二是,严厉问责相关责任人,重典伺候,以儆效尤。

  公众要确幸的,从来都不应是假冒奶粉合不合国标,而是这个社会之中从来都不应该存在假冒的奶粉。此案虽然可能不会给社会公众尤其是婴儿和儿童带来很大的伤害,但这件事仍然能够给相关部门及整个社会敲响警钟——食品的监管,从来都不容有丝毫的马虎,安全问题大于天,这个社会不应该再出现以牺牲公众生命健康和安全为代价赚黑心钱的丑闻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