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阎肃人生
高中梅
//m.auribault.com 2016-02-19 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感动中国的艺术追求

——评阎宇《阎肃人生》

  著名艺术家阎肃因病于2月12日离世,引发无数人缅怀。阎肃先生是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其作品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新出版的《阎肃人生》(青岛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由阎肃先生之子阎宇所著,从儿子的视角,通过一个个意味隽永的小故事,讲述了阎肃先生鲜为人知的人生阅历,成为大众了解人民艺术家的一个窗口。

  书中传达了一代艺术大家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这位“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德艺双馨的老人,一生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佳作,很多都是人们心中的经典,唱出了人们的心声,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下海”大潮涌动时,他创作《军营男子汉》,以战士的独白阐释从军的光荣,唱出改革开放初期官兵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需要精神动力时,他用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激发人们冲破思想枷锁、勇于探索实践的豪情壮志……与时代同行,让阎肃永葆艺术青春。

  艺术家靠作品说话,阎肃先生的一生是追求艺术创作的一生。他以毕生精力,创作了歌剧《江姐》、京剧《红色娘子军》、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讴歌时代、服务人民、鼓舞精神、滋养心灵。阎肃先生的作品,哪一首不心系祖国的命运,又有哪一支歌不和人民的“爱与憎”息息相关?一代又一代人看着阎肃的戏、哼着阎肃的歌长大,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穿透力,他的作品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润泽着社会审美和大众情趣。

  阎肃先生是位慈爱风趣的老人,曾带给人们太多美好的记忆。书中写到,有一次在活动现场,一位妈妈对儿子说:“那是阎肃!”孩子太小不明白,就问:“阎肃是什么东西?”阎肃先生马上笑着接话:“阎肃他不是东西,他就是我呀!”还有一次,阎肃先生遛弯儿的时候碰见一位阿姨。阿姨对先生说:“我觉得您得向乔羽学习,那么大岁数了,还能写出那么年轻的歌,比如《雾里看花》,多好啊!”听到这话,先生哈哈大笑:“没错!我是得向乔老爷学习,不过这《雾里看花》我还真不用学,因为这就是我写的啊!”

  阎肃先生是个求知若渴的人,对信仰坚贞不渝,对艺术孜孜以求。有人问他,何以能创作出这么多的好歌词?阎肃先生笑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年来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让阎肃先生逐渐从作家、词作家、剧作家,跨界到策划人,甚至对舞蹈、曲艺、戏曲都很精通,更被誉为“通才”。而每一位熟识他的人,都会用“活字典”“智多星”“百宝囊”以及“学富五车、才思敏捷”等语言来形容他。有人说,阎肃先生是学问的“杂货铺”。他则坚信一条,那就是“五谷杂粮”养人。

  阎肃先生的性格中,最注重与人为善,讲品位、重艺德。先生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别把自己当回事儿。”阎肃先生从来都是一个有涵养、有章法,或者说尺度把握得比较好的人。他不会为了一件小事情和别的人争个你高我低、面红耳赤,也不会因为一点名和利与合作者产生矛盾摩擦、互不相让,更不会像有些人那样,把道听途说得到的一点儿消息拿出来随便议论,妄加评说。所以,心存美好,世界才会美好,人生才会美好。

  读完全书,感觉时代在变,但人们对“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向往不会变,对德艺双馨、虚怀若谷的艺术家的敬仰不会变……这些,正是“阎肃现象”留给世人的启示。阎肃先生用生前歌、身后名,无声地标注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理想,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引领。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