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相互拥抱 相互融合
——中国人对莎剧的解读
周靖波
//m.auribault.com 2016-08-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年,恰逢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东西半球两大国家的两位伟大的剧作家同在1616年离世,这当然纯属偶然;但在400年后,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却借此机会开展了研究与宣传。2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苏格兰国家剧院在上海、北京演出了《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7月,上海昆剧团又在北京上演完整的“临川四梦”,使两大文豪的纪念活动臻于圆满。一系列演出活动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不仅欲使自己民族的古典艺术永葆青春,而且甚愿与其他民族的戏剧艺术相互拥抱、相互融合的热烈情怀。

  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莎士比亚——这位“属于所有的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灵魂”便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中国话剧发轫期的“文明戏”,就改编上演了《威尼斯商人》、《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20多个剧目。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莎士比亚戏剧便成了中国舞台上的保留剧目。无论是“爱美剧”还是左翼戏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还是上海沦陷区,人们都一边持续扩大莎剧的演出范围,一边努力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剧目“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更加系统化、规范化。重要的国有话剧院团都将莎士比亚的喜剧和悲剧列入自己的演出范围,高等戏剧院校也把这些作品当作培养高水平戏剧创作和表演人才的教材。与此同时,莎士比亚戏剧的各种翻译也越来越多,到1978年,煌煌十一卷《莎士比亚全集》问世,中国莎士比亚译介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认识到莎士比亚对于现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1986年4月,北京、上海两地同时举办“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就是一种文化发展战略的突出表现。这次戏剧节的引人注目之处是,除了21台话剧演出外,还上演了京剧版《奥赛罗》、昆剧《血手记》(即《麦克白》)、越剧《冬天的故事》、黄梅戏《无事生非》,体现了中国人用民族艺术拥抱莎士比亚这位文化巨人的迫切心情。其中的昆剧《血手记》还在翌年8月参加了“爱丁堡戏剧节”,受到莎士比亚故乡观众的欢迎和肯定。及至1994年9月,又举办了“‘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来自英国和德国的三个剧团用现代观念和实验手法演绎莎剧,不仅给中国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也使得中国莎剧舞台的“国际化”追求落到了实处。以戏剧节的方式集中上演莎士比亚戏剧,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从2003年起,香港每年都举行一次“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迄今已经举办了10届,参加者为两岸四地的大学生。他们从自己的立场重新解读莎士比亚,或者将东方文化元素融入表演,或者用女性视角解读剧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自由创造的精神借助莎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近几年来,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演出出现了几个新的特点。一是外国著名剧团来华演出成为常态。仅2014年国家大剧院“致敬!莎士比亚”系列演出,就有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苏格兰国家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美国洛杉矶演员班剧团等著名院团参与。往前追溯两年,这个名单里还可以添加擅长搬演莎剧的英国老维克剧院、立陶宛OKT剧团、德国绍宾那剧院等。二是演出剧目的重点有所转移,以前从未在中国舞台上演出过的、重点刻画主人公的凶残性格的历史剧《理查三世》和表现高尚而正直的贵族英雄的悲剧《大将军寇流兰》(又译《科利奥兰纳斯》),成为近年来最常见的莎剧剧目;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和《亨利五世》也成为吸引京沪两地观众的重头演出。不仅如此,当代英国剧作家续写的《麦克白后传》还成了“致敬!莎士比亚”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这部新作让莎士比亚原作中已经死去的人物重新复活,表达了对当代国际政治中强权主义的批判;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麦克白》原作中的人物形象的视角。三是根据莎剧改编的歌剧、舞剧络绎不绝,如威尔第的著名歌剧《奥赛罗》和《麦克白》、德国慕尼黑芭蕾舞团的《驯悍记》、英国NBT芭蕾舞团的《仲夏夜之梦》等,促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莎士比亚在当今已经成为综合性的艺术文化。

  更加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中国戏剧家也开始注重借由文化交流和商演的渠道,将自己对莎士比亚的解读带向西方。2012年3月,由王晓鹰导演的话剧《理查三世》带着浓浓的“中国风”赴英国伦敦参加环球莎士比亚戏剧节。2015年3月,沈阳师范大学师生将京剧《奥赛罗》带到了萨姆·沃纳梅克戏剧节的环球莎士比亚剧场。虽然演出时长仅四分钟,但是两名演员的表演与环球剧场的露天舞台严丝合缝,给观众呈现了充满东方神韵的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今年,沈阳师范大学又在同一地点表演昆剧《牡丹亭》。同样是四分钟,却与去年的演出遥相呼应,构成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两位戏剧家的一次“交流”。

  此外,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借着莎士比亚和汤翁逝世400周年纪念,将《大将军寇流兰》和《牡丹亭》组合拼接成了全新的《寇流兰与杜丽娘》,于今年7月前往伦敦、巴黎和法兰克福巡回演出。该剧突出两个概念,一是罗马贵族的“因恨而死”,一是中国少女的“因爱而生”,让东西方两个灵魂在同一时空进行碰撞和交流,以试探会释放出怎样的能量。而在戏剧艺术上,演出团队以全女班的东方戏剧在充满阳刚之气的罗马将军和市民的冲突交锋中,绽放出了全新审美的耀眼火花。(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