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生长于中国社会土壤中
宋俭
//m.auribault.com 2016-07-21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更多

  政党政治可以说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普遍形式,它以政党制度为依托。自从政党产生以来,世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政党制度,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历史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笔者认为,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一种基于合作和协商的政党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特点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员,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也包括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就曾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定要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方向”。

  作为中国政党制度和爱国统一战线重要成员的无党派人士是以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历史起点的。1948年5月5日,郭沫若以无党派身份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一起联名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宣布响应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五一”劳动节口号》,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随后,无党派民主人士作为一个独立的党派单位参加了新政协筹备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标志着无党派人士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成员。从这个意义说上,无党派人士的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是同步的。

  无党派人士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及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民主而奋斗的政治传统,并具有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强烈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精神,又由于其在政治生活中并不代表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其利益诉求更具广泛性与公共性的特点,因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体现这项制度的效能,着力点在发挥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无党派人士在中国政治生活和中国政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对无党派人士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充分肯定,并为无党派人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全体无党派人士应当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论述,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无党派人士的责任和使命,紧紧抓住“发挥好积极作用”这个“着力点”,全面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智力集中、专业性强、联系广泛的优势,继承发扬无党派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民主而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忧国如家,敢于担当,敢讲真话、敢进诤言的“士”之风骨,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履监督之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