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冲刺全面小康关键是补齐短板
//m.auribault.com 2015-12-21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话题缘起

  省委书记胡春华参加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补短板,广东的突出短板在粤东西北地区、民生社会事业和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更重要且更难做到的也是“全面”,补齐短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阶段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上述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狠抓落实,补强短板,确保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激发内生动力补齐粤东西北短板

  近年来通过实施以“三大抓手”为重点的振兴战略,粤东西北地区已经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距离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粤东西北地区仍然是广东发展的短板。补齐这一短板,需要从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出发,把打破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作为重要着力点,加速要素综合集聚,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大力推动改革创新,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持续发展,进而激发粤东西北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速要素的综合集聚

  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持续集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当前发展阶段,粤东西北地区不仅需要更多的资本集聚,还需要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集聚。因此,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要素的综合集聚,是当下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素的综合集聚首先需要一些基础性条件的形成。要借助政策和多方的扶持力量,以财政转移为重点,加快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这是基础性条件形成的重要引导力量。其中重要的是运输网络的一体化。不仅是交通硬设施的建设,还应包括运输网络的有效形成。其次,要善于利用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总体而言,粤东西北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在利用这些优势时,需要甄别哪些是自身独特的优势,哪些是一般性的优势。只有利用好自身的独特优势,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形成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才能吸引外部资源的投入,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承接及融合发展。

  加大开放开发力度推动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

  补齐粤东西北地区发展短板,要加大开放开发力度,积极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激发粤东西北内生动力和活力。一要加快融入珠三角中心城市及发达地区。积极融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及发达区域。继续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及信息基础设施与珠三角的网络化联接,借助珠三角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使环珠三角城市融入珠三角发展。扩大“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区域影响力,努力与珠三角地区形成产业协作、市场互通、科技联合的联动反正关系,不断获取提高发展水平的能力。二要寻求加强与本省邻近的泛珠三角区域的务实合作,形成更多具有优势互补作用的经济合作试验区。通过紧密的合作,整合省际发展资源,拓展广东发展的资源地和市场区,形成更大范围内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三要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特别是要借助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衔接和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搭建一些可以利用华侨华人资源、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的载体和发展平台。总之,要通过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引入稀缺性要素,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方位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内生发展的活力。

  大力推动改革创新进一步破除发展障碍

  改革创新是粤东西北区域发展的催化剂和基本动力。粤东西北地区需要更多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以改革引领粤东西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如能否继续推动财政省直管县的“扩围”,让更多的经济欠发达县得到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能否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改善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和群体间社会保障标准水平衔接平衡,引导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能否采取政策措施,与发达地区城市形成一种文化发展的联动机制,利用发达城市的“文化剩余资源”,促进粤东西北尽速形成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以文化的振兴助力经济振兴;能否采取适当的奖励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引导金融支持粤东西北的振兴发展,等等。总之,要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破除振兴发展的障碍,这样粤东西北地区才能真正形成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顺应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培育新的发展增长点

  当今世界,产业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顺应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避免产业和技术发展的“背离”,才能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的背景下,需要防止产生新的产能过剩。但仍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方面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加快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同时,还要抓住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保健、信息消费等需求热点,营造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热点的形成,以市场环境改善和市场建设滋养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特别是要通过扎实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供充分的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人口集聚进程,形成更大规模的城镇化消费环境,促进服务产业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环境和市场建设方面,要借助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和产业链集聚延伸,带动本地消费环境的改善和市场建设,共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市场网络体系,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可持续发展。(白国强,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借社会治理新思维促民生保障高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社会建设为发展导向和以社会治理、社会服务创新为后继发力目标的民生保障工程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经由这些前后相继的社会行动,使我国原来相对较为薄弱的民生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中共广东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确保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这是改善与促进民生保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举措,在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与及时性不言而喻。

  目前民生保障已进入高水平与新阶段,主要短板在哪里

  要补齐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短板,从根本上讲,需要正确理解民生方面存在的短板以及如何补强。

  目前民生方面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民生保障得到基本提高的前提下,原较低民生保障如最低生活保障、贫困人口救济、工伤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增强;第二,原民生保障水平中的欠缺与薄弱方面如失业救济、特殊群体救助等的完善;第三,原民生问题中解决生存必需的刚性需要应该转向目前由于社会比较、相对剥夺而导致的不公不满的弹性需要,如养老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第四,原来解决民生问题中政府行政行为为主的方式引发的需求导向不明的错位、缺位问题。补齐短板不仅是社会发展与民生问题升级的需要,也是增进居民幸福感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与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具体体现。

  由于民生水平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目前民生保障已经进入新阶段。如果说以前解决民生问题以雪中送炭为主,现在则需要锦上添花。如果说以前民生保障主要体现在依赖、等待、给予,现在则更多表现为参与、互动、争取。如果说以前主要以政府为单一的民生保障主体,那么现在则需要市场、社会的共同协作。如果说以前民生保障的方式更多是行政、随意性,目前则需要更为专业、规范。这是民生保障进入高水平与新阶段的现实要求。

  引入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思维解决民生问题

  在进入民生保障新阶段后,补足民生短板需要新思维,需要引入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在民生保障中的积极作用。社会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多元参与、协作分工、上下结合思维已经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取代原来简单、粗糙、动员配合的社会管制并表现出更高的适应性与能动性。因此,这些新思维应该也必须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思路与方向。

  社会治理思维中的民生短板补强应该着重朝向如下方向不断改进与完善。

  第一,明确政府与行政在民生保障中的角色与功能。在原来的民生保障体系中,政府成为民生改善的单一资源提供者、动员者、行动者,这种角色在尽快提高民生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解决民生问题中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运动式、功利性、形式化问题。在民生保障新阶段,政府依然是民生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但应更多地承担规划设计者、监督规范者的角色,在方向设计、水平评估、服务引领方面有更大的作为。第二,不断厘清民生问题解决中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发挥功能的空间与方式,让市场资金、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成为民生问题解决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在民生问题解决中的积极性与重要作用,形成三方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格局。第三,在已有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培育与规范专业社会组织如NGO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扩展社会组织发展与发挥作用的空间,让社会组织成为特殊领域、专业领域社会服务的有效提供者。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专业性、技术性、需求对接性、资源链接性等方面的优越性已经得到实践证明,成为解决民生问题可以依靠的重要帮手。第四,在民生问题解决的需求方向、解决技术与水平评估中应积极引入并形成包括社会组织、专业团体、研究机构等在内的第三方中立、客观的作用机制,让民生服务的规范性、程序性、公正性得到根本保障,克服以前的行政化、表面性、短期性等弊病。第五,鼓励并不断培育民生问题解决中的包括服务对象与救助群体在内的社会参与性与积极主动性,形成授之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民生问题解决方式。第六,应该看到民生需求与民生问题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形成长期有效的解决程序与机制,避免急于求成的运动式、阶段化思维,让民生问题的解决成为社会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内容。第七,不断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社会资源的多元提供方式,让市场资金、公益慈善基金、社会组织投入、公民志愿行动成为民生改进资源的合理而有效的补充,形成多方共进、合力协作的多元而丰富的社会资源。

  也就是说,民生问题应该由原来主要是政府公共管理承担的主要责任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转变为一个开放的社会问题、社会领域与社会责任,在广泛参与、共同行动、合理有效的协作中得到更为合理而圆满的改善与提高。只有引入社会治理的新思维,才能适应目前不断升级与扩展的民生需求发展趋势,有效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王建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