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影评人杨文山评:《开罗宣言》是一部鹤立鸡群的历史大片
//m.auribault.com 2015-09-06 08:20:03来源:中工网作者:杨文山

 

 

(2)“参考消息笔法”

 

    毋庸讳言,“主旋律”在政治语境下是一个强势的宣传用语,但是在电影市场却是一个“弱势标签”,它代表了说教、程式化、主题先行、政治正确……尽管《开罗宣言》是献礼片,它还是当一个完整的历史片来拍的,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旋律电影这些陈旧的标签。在中国拍抗战题材,最大的现实困难便是如何在遵循历史真实和历史评价的双重限制中实现突围。《开罗宣言》独辟蹊径,避开了最令创作者头疼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次和篇幅等敏感问题,没有过多铺陈中国战场的抗战,着力展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所有的战争戏都在表现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具体来讲一个是重庆大轰炸,一个是太平洋战争。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一个是通过具体的情报战线来直接说明,一个则是通过世界领袖们的“暗夸”来表现,我称之为“参考消息笔法”(这份报纸开有外国报道夸中国的专版)。

 

    《开罗宣言》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面的国际政治博弈,中观层面的日本军国主义扩张,微观层面上的情报战。事实上,毛泽东在电影中出现的篇幅很少,可以放在第一个层面上,每次出场大多是对国际格局的评判,这是他老人家的爱好,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历史真实:作为一个改变中国命运政治家在这样一部影响战后世界格局的电影中有这样的“参与感”是很有必要的。

 

    不成文的规定,表现国军抗战,得做两门功课:1,设红线,体现中流砥柱的作用;2,加灰线,国军中要么有腐败,要么搞摩擦,要么灰心丧气,士气不振。恕我眼拙,《开罗宣言》中似乎没有“加灰线”,“设红线”有明暗两条:明线为姚笛饰演的中共特工,负责保护胡军饰演的情报专家并从和其接触获取情报,这是很普通的谍战剧人物设置,电影也没有因为设立红线而夸大中共在开罗会议中的历史作用,仅仅是把它当做串联起延安和重庆的一条线而已;暗线就是上文谈到的“参考消息笔法”,通过斯大林和罗斯福这样的国际领袖的评述来表现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一般都包含在“中国战场的世界意义”这个整体的论证中。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秦笑语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