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没公车就不下乡,像是撒娇,更像是赌气,又带有一点叫板的意味。不下乡怎能接地气、怎会有底气?不下乡,如何察民情、知民意?不下乡,又如何肩负使命,改革创新?
公车改革实施以来,“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式走马观花的下乡走访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或集中调配车辆的形式,提高了公车的利用率。但记者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地采访时发现,个别地方干部抱怨申请不到公车,或车补不到位等,出现了“没公车不愿下乡”“尽量少下乡”的情况。
此前,曾有官员受访时称,车补实施后“用车肯定不方便”“能不出差就不出差”。果不其然,从记者的调查可知,抱有这种心态的官员并非少数。没公车就不下乡,像是撒娇,更像是赌气,又带有一点叫板的意味。其潜台词很明显——你不把我伺候好,我就不干事;你夺走了我的福利,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断。但是,从一些基层官员“没公车就不下乡”的现象来看,一些涉事官员明显背离了两个本分。
其一,下乡是职责所系,实属本分,有没有公车都应该下乡,岂可讨价还价?正如有学者所称,“在没有公车的年代,老一辈的基层干部不也都坚持下乡吗?”享乐在前,拈轻怕重,为了不干事便生硬找借口,这是对自身职责的背弃。
其二,一些官员本就不该享受配备公车福利,被拿走公车名正言顺,如果再拿公车说事,消极工作,就属于无理取闹。进而言之,这是对公车改革的阻挠,也是对中央政见的不配合。
基层事务多、工作繁忙、很辛苦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一名官员动辄以没有公车为由不愿下乡,就是值得立即重视的现象和问题。其实,所谓的“没有公车”,很多时候,只是一些基层官员找到的借口而已。即便公车为他们配备好了,他们就一定会兴致勃勃下乡?未必!“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想下乡,总会有办法,只要有一颗为老百姓服务负责的心,总会突破现有难题尽力下乡的。
如何破除没车不下乡的说辞?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实地调查,探究所谓的“没公车不下乡”是否属实,如果所下的乡与官员的实际办公地确实相隔遥远,且山路崎岖,没车确不方便,那就应该协调派车,否则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未免苛责;另一方面,如果查实相关官员纯粹找借口,那就应该依法依规处理,毫不留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批评一些官员为官不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破除为官不为,需要双管齐下,除了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还应该将其上升到违法违规的高度,毕竟中央多次强调,为官不为也是腐败。
“为官避事平生耻”。不下乡怎能接地气、怎会有底气?不下乡,如何察民情、知民意?不下乡,又如何肩负使命,改革创新?只图享乐,不愿做事,就不该再当官。
中工时评:“公车拍卖”要破除“作秀”表象2014-02-26 |
栾笑语:为公车改革全面推进叫好2014-07-17 |
李德成:公车改革须除“官”念2014-07-25 |
晏 扬:警惕公车改革下的“懒政”2014-07-30 |
李 斌:公车改革,踩好落实的油门2015-01-05 |
检察日报:“拿着车补坐公车”正在成为现实2015-04-02 |
晏 扬:欲除“奇葩证明”先破“奇葩规定”2015-08-12 |
以三网融合推动“提速降费”2015-09-06 |
黄 啸:没有金刚钻 别沾姐弟恋2015-09-21 |
刘明月:“一把手”放弃的不仅仅是“公车”2015-11-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