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报道,浙江省绍兴市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把当地已有几百年历史的何氏祖宅夷为平地,是为了“有效保护”:政府计划拆除现有“杂乱的建筑”,在原址上重建一个“绍兴古代抗倭第一城”。
一边是有关文物专家鉴定为具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一边是当地文物部门定性为“杂乱的建筑”,再一次,“拆迁式保护”成为破坏的理由。据2012年8月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近30年来,全国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目前看来,这一趋势依然没有缓解。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平均每天消失300个自然村。
如果某天我们看看周边,除了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就是千篇一律的仿古建筑,这恐怕才是中国文物保护的悲哀。古建筑在岁月的侵蚀下,难免渐变破旧萧条,然而,恰是这样的“破旧”才更具有价值。文物保护本身要求,通过抢救式维修和常态化维护,让其在岁月长河中依然呈现出其最初的样子,不是任其破败,不是将其视为“杂乱建筑”一拆了之,也不是按照现代人的想当然去进行还原,为“拆迁式保护”寻找借口。
时下,文物保护本来就力度偏弱,文保单位若不能秉持专业精神,对文物价值进行客观的评价,很多珍贵文物就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文脉”的断裂几乎难以避免。从“不可多得”到“杂乱建筑”,自然不是一步之遥,而是千差万别。当专业的文保部门出现了操守问题,靠什么来进行纠偏与矫正?是不是应设定一个第三方评审机构,或者由更高级别的文保部门来进行鉴别?抑或在责任的追究上实施“终身制”,并以此达到权责的统一?
为了短视的政绩和既得的利益,对如此珍贵的文物随意摧毁和任意建造,公共管理的操守与价值在什么地方?这算不算对过去的背叛,对历史的遗忘,对先辈的亵渎?一个国家和民族,若连最具底蕴的文物古迹都无法保护,又靠什么去延续自身的历史与文明?
那小姐给嫖客家里写信?2010-09-07 |
尹于世:环境监管岂能为排污者讳2011-05-16 |
范子军:城市治理脏乱差不能“排外”2011-06-09 |
声音·法治2011-09-20 |
语录2013-02-17 |
国企发薪,钱权做亲2013-12-10 |
权钱交易2013-12-10 |
话外音2013-12-10 |
巨额拆迁款,农民该怎么花?2010-05-20 |
一语中的2015-04-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