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才不再依赖“丢书”来吸引关注。
前段时间,《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将100本书藏在伦敦地铁的各个角落,号召粉丝们去找。原来,艾玛参与了一个读书分享活动,鼓励人们读书。随后,有中国小伙也在广州地铁“丢书”测试人们喜好读书与否,结果并不乐观。(见11月15日《南方都市报》)
英国女明星的“丢书”引发伦敦市民的争相寻找和阅读分享,而中国广州地铁的实验中,大多数人是把书挪到了不碍眼的地方,中外迥异的“丢书”情节,让不少人为此心塞,甚至得出“中国人不爱阅读”的结论。
然而,这个结论未免“简单粗暴”。首先,中英两版“丢书”情况不同。艾玛是女明星,其“丢书”信息被广而告之,伦敦市民争相找书,明星效应大于书籍效应,收藏价值大于阅读价值;而中国版“丢书”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悄无声息地在人来人往的广州地铁上丢了9本书。无论是当事人知名度还是活动方式,二者都不是一个层级的实验。想以此得出考察城市阅读氛围的数据,显得有些困窘。
其次,环境和国情不同,实验结果必然不同。我国不少大城市的地铁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加之人流匆匆,显然并不是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此外,做实验的小伙在线下的测试结果不乐观,但其写的相关文章却在网上获得5万多阅读量,一定程度说明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电子阅读成为趋势。所以,没在地铁上捡起丢下的书就被认为不爱读书,显然不合适。
再则,实验中的9本书未必是人们喜欢的书,加之效果良好的图书漂流活动在很多城市兴起等,太多的主观及客观原因致使“丢书”最后可能只是初衷很美。所以,别把“丢书”当作城市阅读率的“试纸”。
当然,尽管国内的“地铁丢书”只是一种模仿,但也有其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唤起公众的读书意识、倡导全民阅读;另一方面启示我们要兴建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等阅读场所并提高使用率,充分调动和满足人们的读书欲望;为民众提供更多休闲时间和渠道,舒缓身心压力,拓宽图书交流渠道,提升阅读工作的组织效率等。
当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阅读、尊重文化、尊重知识、追求精神价值,阅读才不再依赖“丢书”来吸引关注。总之,激发读书热情未必要靠“丢书”。
今 语:对阅读立法 不能流于一纸空文2014-06-27 |
读书是一道风景2015-04-20 |
任希庭:免费手纸不只是公德的试纸2015-04-24 |
文汇报: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成就...2015-04-24 |
免费手纸不只是国民素质的试纸2015-07-02 |
许苗苗:中美文化大不同2015-10-10 |
阅读不止于书2016-04-25 |
向支配自我心灵的阅读致敬2016-04-25 |
缺乏公共阅读氛围 别急着学女神丢书2016-11-16 |
“地铁丢书”,不妨宽容以待2016-11-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