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科研与科普的关系通常被比作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而二者的最佳状态则是两翼齐飞、两轮齐动。
近年来我国的科普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科普信息化工程带动了一大批有志于从事科普和科学传播的组织、机构与个人,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全社会的科学热情。而在科普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在2月29日举办的科学咖啡馆沙龙上,科技部相关人员表示,正在着手开展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工作。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武汉分院党组书记陈平平在接受采访时说,“要做到每一篇科研论文后面,都有科普文章、书籍、视频”。由此可见,高端科普资源、特别是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已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科研论文科普化,或者说科研论文的传播存在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应该成为科学传播的一个增长点。事实上,科研成果传播与发表同样重要,科研成果的发表不应该成为终点,而应该是一个新的科学传播的起点,如果要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那么对科学进行传播就应成为必然选择。因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科研论文发表后,只有经过传播才能被广大公众所知悉了解,才能够为公众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否则相当一部分成果都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实际上,促进科研论文科普化,科学共同体在这方面曾经开展过有益尝试。譬如,2007年至2012年间中国科协学术部主办的“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活动,就搭建了科技期刊与媒体互动的平台,让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得以传播。通过对该活动实际效果的梳理发现,促进科研论文的科普化可以“一举三得”。首先,从事科学报道的媒体和记者获得了科学、可靠的新闻素材,弥补了有时候难以找到科学新闻或者科学家的尴尬;其次,能够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特别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如若没有这一过程,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主动去阅读科研论文的;第三,对于被媒体报道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来说,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科研成果的引用率,又能引起科研成果在同行内的传播和扩散,更好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作用。
笔者认为,促进科研成果科普化,还需要专业化的科学传播人才。不可否认,科研人员中有善于做科普的,也有不擅长做科普的,同时科普也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一个能将科学家和公众衔接起来的科学传播“二传手”——他们可能是科技记者,科普期刊的编辑等等,在将科研论文转化为科普文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背景,同时还要与科研人员良性互动,从而生产出适合公众口味的科普文章。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的必要性。比如,如何找到科研论文与社会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如何用讲故事的方法传播科学等等。唯有此,科研论文的科普化才能落地生根,促进科普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进而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州日报:建立环评终身责任追究制2009-12-21 |
科教时评: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缘何“垫底”2013-07-05 |
“市场化”才是遏制科研腐败的良药2014-02-18 |
苗德岁:让“黑暗中的烛光”普照2014-07-15 |
非升即走清华错了吗?2014-07-29 |
赵展慧: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2014-08-08 |
邓云成:增一分科研保障 减一分科研腐败2014-10-27 |
冯慧文:师者“自白”2014-12-25 |
人民政协报:何时冷板凳也能安然坐得?2015-03-20 |
熊丙奇:如何变现“全科教师”的好处?2015-09-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