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你是位科幻迷,对“引力波”这个词就不会陌生,因为在很多科普作品里,已经有了它的身影。但是,真正将“引力波”一词变成大众熟知的热门词汇的,还是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团队。2月11日,LIGO团队向全世界宣布发现了引力波——按照科学家的说法,这是人类第一次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
“引力波”为什么能够迅速占领各大媒体重要位置,成为高关注度的科普事件?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事件本身具有突破性的进展,里程碑式的科学发现令人瞩目;二是LIGO团队探测引力波的故事戏剧性十足,而一个世纪、几代人的孜孜探索,让公众感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三是关于引力波的科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层出不穷,很多10万+、百万+的微信科普文章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LIGO项目团队中的中国科学家第一时间解读,也给了我们很多第一手的信息。就在“引力波”被发现的新闻公布不久,一场约2000人互动的“引力波”讨论在“科学来帮忙”的8个微信群同步展开,这场讨论邀请了分别来自美国加州的陈雁北和德国的胡一鸣两位“引力波”项目参与者。中美德三地的互动讨论吸引了很多媒体、科学爱好者的目光,翌日,各大主流媒体都发布了这场讨论的内容。
无论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魅力,还是LIGO团队的成功实践,都与普通人的生活距离遥远。“引力波”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和打动人心,笔者认为,完全缘于科普的力量。从此番“引力波”的科学传播来讲,可以说中国的科普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引力波”新闻公布之时,我们能够用文字、图片、图表、动画、漫画等各种丰富的手段,通过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五花八门的渠道进行科普解读,主流媒体也拿出重要版面、位置进行推送,这要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在“引力波”的科普背后,也有诸多无奈。陈雁北和胡一鸣两位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一些人并没有经过科普方面的专业培训,更多的只是个人兴趣,在科普过程中,难免会有失偏颇。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公众需要科普时,科学家的使命感及时迸发出来。据胡一鸣透露,这次探测结果确认之后,LIGO科学合作组织里的很多年轻华人学者建了一个微信群,在新闻发布会之前的一个星期,跨越全球24小时不间断地连续工作,进行了很多的翻译和写作工作——这,也是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读到很多相关优秀科普作品的原因。
伴随着“互联网+”的热潮,科普的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媒体的担当和主动性,并将二者有机整合,是科普工作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
新华网:妄说时评与杂文之异同2009-12-16 |
新华网:妄说时评与杂文之异同2009-12-16 |
陈小川:理性是评论的力量2010-11-26 |
中工时评:总有一种力量在感动着我们2011-09-22 |
熊 建:以求真精神破除谣言2013-09-24 |
中工时评:环评报告应“保密”吗?2014-04-03 |
中工时评:琼瑶告于正,不只是娱乐新闻2014-04-30 |
晏佳伟:百炼不“成钢”2014-07-14 |
中工时评:依法建会:努力争当法治中国建设...2014-12-11 |
雷钟哲:谭维维的真诚和文贼的卑鄙2015-12-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