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打好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组合拳”
林火灿
//m.auribault.com 2016-11-23 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是主调,预期在向好”的背后,实体经济面临的成本压力不容忽视。企业成本涉及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等诸多方面,为实体经济降成本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不断增强,更应打好“组合拳”,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真正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近日,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在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是主调,预期在向好”的背后,实体经济面临的成本压力不容忽视。

  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重新回到“2时代”;P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CPI和PPI同比双双走高,表明市场供需形势有所改善,这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缓解通缩压力。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物价的上涨压力将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直接构成影响。10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9%。

  此前公布的其他数据也印证了实体经济成本压力确实在上升。今年下半年以来,作为PMI分项指标之一的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持续上升,10月份升势加剧,达到62.6%,较上月上升5.1个百分点。从调查情况看,10月份,反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企业比重达到26.5%,较上月上升4.7个百分点,为2013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一些企业反映,煤炭、焦炭以及塑料原料等产品价格上涨快,成本压力加大。另外,反映运输成本上涨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

  上述数据表明,在当前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实体经济面临的成本压力在加大。这容易导致一些企业“增产不增效”,将影响企业的预期与信心,不利于实体经济恢复,也不利于提高经济活力。

  中央已经把降成本确定为今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国务院此前印发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明确经过1至2年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较为明显增强。从今年前三季度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7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17元。

  不过,企业成本涉及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等诸多方面,为实体经济降成本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不断增强,我们更应打好“组合拳”,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能真正帮助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保持经济活力。

  从政府的角度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综合施策。一方面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缓解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逐步解决造成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过高的体制机制问题。

  按照这一思路,有关部门应继续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既要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更要重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组织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努力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贷款中间环节费用,扩大长期低成本资金规模,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从企业的角度看,必须主动内部挖潜,通过开展管理创新和精益生产,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实现内部管理升级,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效益水平。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大幅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降本增效。积极使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各种技术,促使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