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铲除“红包腐败”的土壤
陆颖
//m.auribault.com 2016-02-1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更多

  春节前后,不少地方陆续公布廉政建设“成绩单”,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过节。综观通报,其中有关红包和廉政金上缴的数据,映照出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比如,广州市纪委去年10月通报,广州市廉政账户2013年收到上缴礼金624万多元,2014年收到183.57万元,而2015年截至9月底已收到上缴礼金226.89万元,尽管不到2013年的一半,但明显比2014年大幅增长。

  这些数据表明,一些地方有人向党政领导干部送红包的热情并未泯灭,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呈现反弹走高趋势。高速公路修到哪里,哪里的交通部门官员就接连倒下。这样的现象足以说明,一个地方的社会环境、一个行业的生态氛围,对干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对腐败“零容忍”,对腐败重拳出击,一大批“老虎”落马、“苍蝇”被拍,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不过,贪腐行为的大大收敛,或许是一些人慑于高压态势而短时期“不敢腐”,但内心远未达到“不想腐”的自觉。为此,继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遏制权力寻租,对预防腐败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加大力度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有效清理容易滋生蚊蝇的行业生态,就很可能重新点燃一些领导干部心中的贪腐欲念,从而让腐败卷土重来,消弭来之不易的反腐成果。

  铲除腐败土壤,要敢于曝光行贿案例。社会上很多人认为,相对于受贿,我们对行贿的惩处仍然显得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面对一些重点案例,相关方面要善于顺藤摸瓜,追根究底,不仅严查索贿受贿者,也要对行贿者大力追查惩处,通过媒体曝光,形成强大警示效应。

  铲除腐败土壤,需大力培育守法意识。腐败如过街老鼠,人人都痛恨,人人都应为此出力。在心中树起对法律的信仰,增强厉行法治的主动性,坚持公平参与社会竞争,严守法律规定,决不行贿违法,从而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建设人人受益的廉政文化。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