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3小时跑掉23G流量,“漏洞”在哪里?
封寿炎
//m.auribault.com 2015-11-10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手机流量近来又成为舆情热点。广东佛山的龙小姐是中国电信的用户,她的手机在3个小时内用掉近23G流量,欠费1100多元。遭受无妄之灾的还有重庆一位中国联通用户马先生,他的手机一天就“跑”掉近1G流量。

  这流量是他们使用的吗?不是。龙小姐的手机在那3个小时里,一直放在抽屉里充电,碰都没碰一下。按照她平时的用量,23G流量足够用3年。马先生平时每月4G的流量套餐也完全够用。这些流量跑去哪里了?不知道。中国电信答复龙小姐,流量明细清单没办法查到;联通客服也解释不清楚,最后赔了马先生80元话费了事。

  或许,这只是媒体报道的个别案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手机用户,遇上类似烦心事的不在少数。运营商的账单每月送到手上,不乖乖交费就得停机。如果谁想弄明白这一笔笔打闷包的糊涂账,到底有没有乱收费、多收费,那估计要费上很大功夫,而且还不一定弄得清楚。移动话费那些迷宫一般的种种套餐方案,有几个人能够真弄明白?流量就更别提了,运营商就告诉你用了多少流量,要交多少钱。你若想追究流量具体怎么用的——对不起,无可奉告。

  电信行业的资费标准一直饱受争议。然而,无论社会各界有多少非议,很多问题始终都没有解决的迹象。比方说,成本接近于零的国内漫游费就雷打不动,照收不误;流量月底清零的行规,就任性地坚持了很长时间。好容易月底不清零了,很多用户又发现,流量跑得比清零时候快多了。一些地方的宽带上网资费更荒唐,新用户享受优惠的新套餐方案,老用户仍然按照昂贵的旧方案执行。由于运营商在住宅小区跑马圈地,不少用户丧失了选择权,只能接受某家资费数倍于其他运营商的高价服务。至于“假宽带、假光纤”问题,几乎更是全行业的公开秘密。

  电信运营商为什么能够如此任性呢?因为他们占有垄断地位。屈指可数的几家运营商,任性程度大同小异。消费者要么接受任性,要么别用手机和宽带。而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法律法规还是消费者群体,对他们都缺少制衡途径,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缺少有效竞争、有效监管和有力制衡的市场生态,结果就是低质量和高利润。尽管电信行业的服务质量备受诟病,可半点不会影响其靓丽财报。今年前三季度,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实现净利总和1100亿元,相当于前三季度平均日赚4亿元。

  低质高价的电信行业,已经不仅仅是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人们生活便利那么简单的问题,它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这才是“3小时跑掉23G流量”背后的大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互联网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为此,国务院多次强调,甚至李克强总理本人也多次喊话,要求规范电信资费,推进“提速降费”。然而,起码到目前为止,离消费者所希望的实质性的“提速降费”,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国企改革正要向纵深发展。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互联网、移动通信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几大电信运营商能否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实现“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的改革目标,也将是考验国企改革成效的一块重要试金石。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