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正规校园贷需高校协同配合
张 雪
//m.auribault.com 2017-05-23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的“金蜜蜂校园快贷”是该行首款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专属定制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中行则是以试点的方式在华中师范大学推出小额信用循环贷款“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5月22日《经济日报》)。

  在校大学生无疑是未来的消费主力军,通过校园贷,满足其现有的消费需求、加强其对自身品牌的认同、培养长期的优质客户,可以说是银行以及其他信贷机构的如意算盘。但是此前,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利用大学生认知能力较差、防御心理弱的特点,违法违规开展“变相高利贷”,存在放款门槛低、审核不严、隐私泄露等问题,甚至出现“裸条借贷”等影响恶劣的事件,生生把校园贷这个行业“玩坏”了。

  目前,在各地加强监管的高压之下,不正规的校园贷平台逐渐退出市场。中行、建行这些国有大行“正规军”的“逆势”之举,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具有明显“堵偏门、开正门”的意味。笔者也认为,“正规军”除了自身要有正规的动作之外,也要注意与高校的协同配合。

  对于银行以及其他信贷机构而言,首先应准确界定“合理的消费需求”的范围,严格审核评估。“正规军”应建立科学严谨的审核评估机制,并切实防止审核评估“走形式”。通过学校、老师、同学等多方了解贷款学生的消费情况后,对消费观念有偏差学生的贷款申请应慎之又慎。其次,应建立跨行、跨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从总体上控制大学生的负债情况,避免“多头借贷”引发的还贷风险。当然,在经大学生本人知悉同意、有效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通过与网络购物平台进行信息共享,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消费跟踪和止付提醒机制,对超出合理需求范围的消费及时提醒并建议止付。此外,银行也有必要让学校了解学生总的贷款额,是否有超出合理需求的消费等,以便学校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合理借贷。

  对于高校而言,其主业是教书育人,因此,在校园贷方面,应充分发挥辅助支持作用,与正规的银行或其他信贷机构协同配合。笔者认为,协助审核、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必要帮扶,应成为高校在校园贷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具体来看,在贷款前,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学生家庭情况、师生评价、饭卡消费等必要信息,协助开展贷款审核评估。在贷款使用过程中,学校应做好与银行和信贷机构的沟通工作,一旦发现风险苗头要适时介入,规劝引导,并视情形通知家长。当学生确实有合情合理的原因而难以还贷时,学校不妨通过提供助学助贷岗位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偿还贷款。当然,这需要以“有必要”为前提,不能因学校可提供助贷岗位来兜底,而让有投机取巧心理的学生有机可乘。

  总之,中行、建行等银行有资金、品牌、营销等优势,还有利用大数据实行风控的经验。这些“正规军”此时入场,能够满足当下部分搁浅的市场需求,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通过先行先试,为后续入场的银行和其他信贷机构树立标杆和规范。当然,要保证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还要着重引导贷款学生放弃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树立及时还款的意识,避免还贷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诉讼风险和个人诚信污点。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